济南的初春,下过一场密密麻麻的雪,持续的时间不长,约是两三个小时。比不得南方的盆地山腹(我是重庆人),山东省是华北平原和丘陵的地理结构,所以时常在春季会伴有大风。阳光倒是充足得很,可要凭此来驱寒,风就不答应了,像是一群精灵,嬉戏围绕在周围。夹杂着春雪过后的丝丝凉意,即便室外阳光明媚,也是做不得数了。 我住在四楼,在阳台外就能看到路边一排排的梧桐树。不知是哪天风起,飘来一个黑色塑料袋,就这么结实又巧合地挂在了树梢。那么从此,这个黑色塑料袋便成了我判断天气得风向标。起风的日子,我可能会选择一件高领的薄毛衣,因此就省了围巾的不便。久而久之,我便一直依赖着它,起床,出门前都会看上一眼,还是那几件高领毛衣,仿佛已经成了一个公式,严谨而有效。
今早起床时,我的风向标不见了!我开始有些不知所措,我是个惧寒的体质,又是倒春寒的季节,可如何是好?!我起身跑到阳台,打开窗户,努力地把手伸出窗外,恨不得再探出半个身子,我试图去感受判断风的强软冷暖,是的,今天微风,阳光正好,适合简装出行。
可能我有些处女座纠结的特点,在室外的一天,脑子里都充满着担心,济南的风是不定的,飘忽的,无规律的,晚上5点开始降温,起风了,会很冷吧?一整天,这么时而焦虑地度过了。如果我的风向标还在,我可能就不会有这么担心,因为我已经习惯风向标带给我的信息,让我相信,让我安心。反而忽略了,还有天气预报这一惠民功能。
这让我想到一个故事。印宗法师一日正在讲经,风雨突然吹到刹前的旗子,印宗问众人:”是风在动还是幡在动?”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互相争论起来,请印宗来断定谁对谁错.印宗也断定不了,于是就请刚刚到这里的行者慧能断.慧能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印宗问:”那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动?”慧能说:”是人的心动.” 不是风在动,不是塑料袋在动,是我的心在动啊!仿佛我一下子也找到了禅机。可惜我不是六世慧能祖师,我还没有悟。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愚者,忘了自己还有心,执着于“幡动”。心没有动,心就没气儿,烦恼就来了。也许今天所有对风的“焦虑”,实质上是对塑料袋的“焦虑”,习惯于去借助外物来作用于生活,或是达到谋种目的,不能说是不“用心”,也许只是用错了,有些本末倒置的可惜。
牵扯到 一些唯心主义,不过,我愿意把它比作“修心”。到没有那么晦涩,就是用心去生活,去做事。在唯心和唯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就像,中庸之道。修心,王阳明做得很好,心外无物我们也许不用做到这个地步,可证心明理,还是值得提倡的。
用心去生活,别让外物过于地左右自己的生活,情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求做到圣贤的境界,但求能在浮躁的社会守护一下自己的初心。试着想想看,在现实的生活之中,能够有多少心动的时刻?有多渴望一丝心动的感觉?不论待人还是处事,心动了,思维便活泛起来了更能感受到自己的充实,自己的灵魂,是饱满的。多用心去感受世界,而不是被世俗的框架,规则所束缚,像一台机器,机械般地去开发自己,任务式得完成生活。那样,就太亏了。
其实说到底,我也难以具体说出如何让自己一直保持心动的状态,但思考一番,也不过多用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