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周末还在工作,但因为遇到的人和相逢的景,从而使得这不仅仅是工作,而是心与心的交流,时代与时代的碰撞。
每一次来竹茶园,都由心而发的喜欢这里,茂林修竹,几百亩的修葺整齐的茶田,清新甘冽的空气,无论是生还是死,这里都是心灵安息的绝佳之地。
今天除了采到蓝莓,更重要的是在轻松愉悦,毫无压力中建立了信任,只是这种情感的链接与触动,与咨询相较,是完全不同的能量级别。
另外发现,每到晚上八九点听到提示铃音再写作时,总有点应付的感觉,这就跟小学生磨蹭不想写作业,晚上临睡觉了,匆匆忙忙赶工一样。所以,可能还是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及尝试着只要是空闲,比如:地铁上、公交上,等人时……见缝插针,只要有点想法,就赶紧记录下来,可能时间久了,自然会形成习惯,最重要的逐渐找到写作的感觉。并且在写作的过程中,复盘当日的得失。
而且,还发现一个现象,刚提笔时,大脑有些空白,都不知道该写些啥。但想想最初的决定,觉得不能食言打自己的脸,自己终究得做点什么,觉得自己还成的事儿。于是,就开始东拼西凑的回想当天最有感触或印象深刻人、事或情境。但写着写着,越来越多的想法涌现而出,这就有点像精分里的自由联想。
所以,在这里得补充点文字。晚上无意中点开了微信视频号的直播,其中关注的幸知在线,正在直播连麦,然后就带着点好奇的听了下去。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特别容易被暗示的动物。
财富的多寡确实和年龄不成正比,而是跟认知和眼界直接相关。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一个互联网互通的时代,在看似世界越来越小,跨洋还地球一圈,也不过十几个小时就可以实现。但是心和心之间,或者准确说人与人之间的认知,相差的不只是天壤之别,那根本就是两个世界。所以,当前的世界是呈现部落化的特征,不是文化种族血缘的,而是认知价值观的。
而人与人之间,代际之间真正能产生链接的只能是情感,而且这些情感是生而为人共有的基础/本能情感。就像很多歌曲,文学作品里所写所唱的那样,只有爱是无国界的,只有爱才能跨越山海的阻隔或阴阳两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