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 变量作用域问题 以及 let

JavaScript中有以下两种作用域

全局作用域
函数作用域
全局作用域是函数之外(最外层代码)的作用域。在函数之外进行声明的名称属于全局作用域。这些名称就是所谓的全局变量以及全局函数。
而在函数内部进行声明的名称拥有的是函数作用域,它们仅在函数内部才有效。相对于全局作用域,可以称之为局部作用域;相对于全局变量可以将其成为局部变量。作为函数形参的参数变量也属于函数作用域。

    var x = 1;
    function f() {
        alert("x:"+x);
        var x = 2;
        alert("x:"+x);
    };
    f();            // undefined | 2

可能会认为函数f内第一个alert显示的是全局变量x。然而,这里的x是在下一行进行声明的局部变量x。这是因为,局部变量x的作用域是整个函数f内部。由于此时还没有对其进行赋值,因此变量x的值为undefined。

等价于:

    function f() {
        var x;
        alert("x:"+x);
        x = 2;
        alert("x:"+x);
    };
    f();

所以,未避免发生错误,一般建议在函数开始处对所有的局部变量进行声明。

块级作用域

    var x = 1;
    {var x = 2;alert(x);}    // 2
    
    alert(x);                 // 2

如果认为块级作用域存在,则会认为第二个alert的结果会是1,可是结果是2
看似是在代码块中重新声明了块级作用域中的变量x,但实际上,它只是将全局变量赋值为了2。等价于:

    var x = 1;            
    {x:2;alert(x);}        // 2
    x = 2;
    alert(x);            // 2

在函数作用域中也存在对块级作用域的误解。在for语句中对循环变量进行声明是一种习惯做法,不过该循环变量的作用域并不局限与for语句内。下面的代码中,其实是对局部变量i进行了循环使用。

    function f() {
        var i = 1;
        for (var i=1;i<10;i++) {
            // 省略
        }
        // 此时变量i的值为10
    };

let与块级作用域
ECMAScript5中没有块级作用域,但是JavaScript自带有let这一增强功能。感兴趣的可以试一试

嵌套函数与作用域
在JavaScript中可以对函数进行嵌套声明。就是说,在一个函数中声明另一个函数。这时,内部函数可以访问外部函数的作用域。从形式上来说,名称的查找是由内向外的。在最后会查找全局作用域中的名称。

    function f1() {
        var x = 1;            // 函数f1的局部变量
        
        // 嵌套函数声明
        function f2() {
            var y = 2;        // 函数f2的局部变量
            alert(x);        // 将向上一层访问f1的局部变量
            alert(y);            
        };
        function f3() {
            alert(y);        // 如果不存在全部变量y,将返回ReferenceError
        }
        // 调用
        f2();
        f3();
    };
    f1();

变量隐藏
指的是,通过作用域较小的变量(或者函数),来隐藏作用域较大的同名变量(或函数)。这种情况常常会在无意中发生,从而造成错误。如:

    var n = 1;            
    function f() {
        var n = 2;
        alert(n);
    };
    f();
    // 这里就是局部变量隐藏了全局变量

接下来做题做题:

var a = 10;
function test(){
     a = 100;
     console.log(a);
     console.log(this.a);
     var a;
     console.log(a);
 }
 test();

在JS脚本执行前,JS解释器会对整个脚本声明部分做解析,从而确定变量作用域,这里的var a会因为变量声明提升,会被首先执行,然后才是赋值(赋值的时间严格按照程序执行顺序来进行),第一个console输出100;

第二个console我们发现了this引用,看见this引用就必须想this被谁调用,test函数是全局函数,当然是全局对象调用,所以就等于window.a,而全局变量已经在开头声明过了var a=10,输出10;

最后一个console,这个a是谁?因为处于函数作用域内,查找由内至外,局部变量已经存在,当然输出局部变量,结果为100;

100/10/100

 var a = 100;
 function test(){
     console.log(a);
     var a = 10;
     console.log(a);
 }
 test()

分析函数,变量声明提前,所以var a = 10会在函数执行前先进行声明,但是未被赋值!赋值的时间按照源码的顺序照常执行。所以第一个console是undefined;
然后进行赋值a = 10,之后再console,结果10。

 var a = 100;
 function test(){
     console.log(a);
     a = 10;
     console.log(a);
 }
 test();
 console.log(a);

这里test函数内部有声明var吗?没有,所以这里的a其实是全局变量中的a,则第一个console结果为100;
之后赋值覆盖了原来a变量的值,console结果10;
最后在函数外部的console,显然的这里全局变量已经被重新赋值,所以console结果为10;

100/10/10

最后来一题:

var foo = 1;
function main(){
    alert(foo);
    var foo = 2;
    alert(this.foo)
    this.foo = 3;
};
// 请给出以下两种方式调用函数时,alert的结果,并说明原因。
var m1 = main();        // undefined | 1
var m2 = new main();    // undefined | undefined

首先是m1,这里的main函数是普通调用,则按照普通函数处理。内部var foo = 2会被提前声明,所以第一个alert弹出undefined,之后赋值2;
第二个alert调用的是this.foo,this引用此时指向window全局对象,所以弹出的是全局变量foo的值1;
最后将全局变量重新赋值为3;
但是m1的值是什么?是undefined。这个函数没有指定return,默认返回undefined。

在来看m2,这里是构造函数调用,当时函数内部该执行的会继续执行,但是我们肯定知道的是构造函数的实例对象的引用会赋值给m2;
第一个alert不变,值为undefined,之后局部变量foo被赋值为2;
运行到第二个alert,这里的this引用指向谁?指向m2。等价于m2.foo,但是此时的m2未被定义(在下一行代码)。所以alert弹出undefine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作用域 一个变量的作用域(scope)是程序源代码中定义的这个变量的区域。 1. 在JS中使用的是词法作用域(...
    挣脱吧小白阅读 3,214评论 0 0
  • 记忆是最无情的存在,你以为想念的人就这样轻易地被你遗忘,你以为记得的人就这么飘散在风中。长相思兮长相忆,相思最是耐...
    无言ai阅读 3,973评论 1 2
  • 从8月29日起,到9月30日止,共5周。 任务,亿师学网课《教》85节,《综》35节. 计划: 《教》17节/周;...
    18bdd29b4605阅读 3,671评论 0 0
  • 前言 对于流行音乐,我没法说那是我的梦想。只能是说我通过电台接触到流行音乐后,曾经梦想成为音乐DJ来推荐优秀的流行...
    木白的真名是徐乐阅读 3,790评论 0 0
  • 人心太复杂,最近微博上各种剧情反转的大戏看得我瞠目结舌,忍不住怀疑人生,于是又跑到李子柒小仙女的世外桃源里...
    小鱼大大阅读 1,760评论 1 1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