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是称职的父母吗?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很多关于如何养育孩子的课程,许多父母在成为爸爸妈妈之后,发现养育孩子让自己很头疼,所以就开始求助于这样的课程或者是书籍。事实上,在我们成为父母之前,我们就能看到自己是否能做一个称职的父亲(或母亲)。试着问自己以下问题:我的内心是否经常纠结?我是否很难感受到“岁月静好”?我是否经常冲突,无法做出有效和明确的决定?我是否经常想做一些事却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是否经常羡慕其他人?我是否不喜欢我当下的生活?......如果大部分的答案是“Yes”,那么此时,你还不适合进入父亲或母亲的角色。相反,如果你感觉到你非常轻松地应对生活中的困境,内心安静而且和谐,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很好,恭喜你,你一定会成为一位称职的父(母)。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之所以可以这么肯定,是因为我过去这些年来对自己所做的内在工作,得出的总结:你的一切关系,都是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关系的外化。现在,请让我用简单的几句话解释,什么是内在父母?什么是内在小孩?

        我是一个两岁孩子的妈妈,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我说:“宝宝,我们该睡觉了。”

孩子说:“妈妈,我不要睡觉。我想搭积木。”

我说:“可是现在已经很晚很晚了。 如果我们睡的太晚,对身体不好。”

孩子说:“可是我不想睡觉。我一点也不困。我要搭积木。”

我说:“可是妈妈已经很累了。妈妈要睡觉了。”

孩子说:“不行。妈妈你不要睡觉,你陪我玩。”

......

在大马路上

孩子说:“妈妈,我要下来跑。”

我说:“不行宝贝。这里很多车,会撞到你的。”

孩子说:“我就要下来跑。”

我说:“坚决不行。”并且扣紧了她车子的安全带。

孩子就开始狂哭,各种发脾气。

......

        这些情景爸爸妈妈们都特别熟悉吧。如果你还没有孩子,那么请看以下的场景:

夜里11点。你正在看手机。然后你的内心开始上演这样的对话。

一个声音说:“很晚了,该去睡觉了。”

另一个声音:“不行。我还想再玩一会儿。这个游戏太好玩了。”

“你明天还要上班呢。睡那么晚,你上午又要没精神了。”

“让我打完这个再说吧。12点,12点前我一定去睡觉。”

......

商场里。你看到一件喜欢的衣服,但是价格很贵。

“我太喜欢了,我想买。”

“不行不行,这个太贵了。你买个便宜点的吧。”

“我就喜欢这个。我有钱。”

“有钱也不能乱花。用钱的地方多着呢。你不想报那个周末的学习班了吗?”

“我对那个学习班一点兴趣也没有。我宁愿买这件衣服。”

“那个学习班对你很重要。好好学,你才能升职、加薪,然后你就有很多钱了。到那个时候,想买什么买什么。”

“每次我遇到喜欢的衣服,你都这样说。我烦死你了。”

......

        以上的情景,大家有没有感觉非常熟悉?而且,你们有没有发现,妈妈和孩子的对话,和你自己心里的对话,有着惊人的相似?那个随着自己性子的、想要干这个、那个的、不管明天或者以后会怎么样的声音,来自于你的孩子,同样,也来自于你的内在小孩。那个讲规则的、顾虑很多的,会提出很多要求的,经常说“你应该这样做”的,通常是爸爸或妈妈,同样,也来自于你的内在父母。

        简单地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孩子慢慢长大的。那些小时候发生在我们和父母之间的对话,长大了以后,就会变成我们自己内在的对话。

        如果你有一个严厉的父母,那么长大以后,即使你已经远离了你的父母,你仍然会对自己很严厉,当你有了孩子,你也会对他很严厉,哪怕你发了一百个誓,想要做个慈爱的妈妈。如果你的父母经常忽略你的需要,那么长大以后你会经常忽略自己的需要,当你有了孩子,你会听不见她说她要去这里玩那里玩,你会按照你自己的意思带她去你想去的地方。如果你的父母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那么你也会这样,当你有了孩子,你也会很在意孩子的表现是不是得到了别人的认可,而忽略孩子也许只是想做他自己想做的事......

        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影响将持续影响我们的一生,因为我们已经“内化”了父母的种种要求、性格特点、行为模式,所有这些就被称之为“内在的父母”。无论我们长得多大、变得多老,父母亲对我们的影响会通过内在父母一直持续下去。而我们内在属于孩子的那一部分:天真、热情、情绪化......也会永远地存在于我们的内在,成为我们“内在的小孩”。然而,我看到的是,很多人的“内在小孩”已经奄奄一息了,他们被压抑、被忽略、被禁止发言......如果你现在对于生活感觉不到任何热情,那么你的内在小孩就属于奄奄一息的状态......

        所以,那么多人如此地在意亲子关系,多少是因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和自己一样麻木、没有热情,或者变得像自己一样失败、没有成就......然而,大家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你的一切关系都是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关系的外化。“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己的里面不和谐,如何能在外面拥有和谐的亲子关系呢?如何能在外面拥有和谐的各种关系呢?

        过去的那么多年中,我一直致力于自己的内在工作,起初对于这个观点,也是半信半疑。但是一路走来,加上现在我做了妈妈,内在父母和内在孩子的关系突然就有了活生生的外在的展现,让我更加确定:我所有的一切关系都是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关系的外化。我发现,尽管我不喜欢小时候妈妈对我的忽略,但是我会无意识地忽略孩子的需要......有一天,我先生说,孩子明明一直说她要这个,你怎么听不见?我猛然惊醒,我真的完全没有听见......所以,整合好自己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关系,就能整合好你外在所有的关系,当然尤其是亲子关系。

        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在吧:倾听你的内在对话,着手做一个智慧的内在父母,重建和谐的内在关系。外境自会改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