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和自负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我曾经想当然地认为自信和自负的方向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过度的自信就是自负。但是,经过仔细地考虑和体会,我发现这种想法并不合理。自信明明是一件好事,怎么可能你坚持做好事,做着做着就变成坏事了呢?这种想法明显是不合理的,而且它会阻碍人们做好事的愿望。

所以我要把这两个概念彻底分开。自信是好的,越自信越好,没有过度一说。自负是坏的,越自负越坏,不是说你减少你的自负就会突然变成好的自信。

那么我怎么区分这两者呢?自信的本质是:我头脑里有一个想法,那么我就要坚定地相信它是合理而有意义的,而勇敢地将其付诸实践。而自负的本质是:我认为自己比别人高贵,我比别人更值得被敬爱。这么一说出来就很清楚了,这两个概念根本就没有什么联系,完全就是两码事。

所以,一个人有可能很自信也很自负,也可能很自信但完全不自负,也可能不自信但很自负,也可能不自信也不自负。

第一种情况,很自信也很自负,这种人执行力很强,但同时也会给别人很大的压迫感,看不起别人。而且,由于他很自信,他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相较于别人是非常优越的。

第二种情况,很自信但完全不自负,这种人执行力很强,相处起来也很舒服,是非常好的伙伴。

第三种情况,不自信但很自负,那就很倒霉了,什么事情也不敢做,心神不定,但还瞧不起别人,觉得自己被委屈了。

第四种情况,不自信也不自负,那就是比较缺乏能量,没有精气神,但也不会招惹别人。

所以,放心大胆地自信,越自信越好。同时不要自负,这和自信完全是不矛盾的。

这时就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如果我特别特别地自信,那要是我的想法是错的,而我又相信自己是对的并勇敢付诸行动,那岂不是栽进去了?如果我犹豫一下,不去行动,可能就不会吃这个亏了。

但仔细一想就发现不是这样的,让你吃这个亏的不是你的自信,而是你错误的想法。不能把错误归咎在自信这个好的品质上,而是应该审视自己的想法哪里错了。每个人都会犯错,没有人的想法永远是对的,人一定是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的。你越自信,就越能够去实践,这样就算你有错误,你就也越能去提早发现它。实践出真知,如果你不自信地去实践,那你连你是对是错都不知道。如果你自信地去实践,然后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错的,那你并不会感到后悔,因为你之前就是不知道它是不是对的,现在试了就知道了,一切都很简单。一个自信的人是很坦荡的,不怕承认错误,因为错的不是自信,而是以前的某个想法。

一个懂得信任的人是可爱的,是能够成长的。不是说他不会出错、不会被骗,而是说他是坦荡的、淳朴的、勇敢的、率直的。大自然热爱这样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