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晨读是一个所有人都会为之苦恼的问题,到底是相信直觉还是深度分析?文章用三层解释了这个问题。
1. 直觉易误事
以前上地理课,老师总是说“中国xx产量全世界第一,但人均只有xx。”每次都吊起满满的民族自豪感,然后失落了。跳水和体操比赛的时候我们常听到的“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这样出来的数据才相对靠谱些。总值、平均值这些值都很容易让我们判断错误,其实大家都忽略了一个中值。所以盲目听信数据而不做分析,很容易影响判断。
2. 直觉能成事
001 用自己的直觉成事
你到底爱不爱他?苹果和梨那个更好吃?这类问题都是凭感觉的,不管做多少数据分析,不爱就是不爱,梨就比苹果好吃。遇到这样的问题就不用纠结了,轻松跟着感觉走。
002 用他人的直觉成事
很多人抱怨别人执行力不强。试想一下如果佛祖什么理由都不跟孙悟空说就让他不停的打妖精,甘道夫什么也不解释就让弗罗多去毁掉魔戒,他们的执行力能强吗?人们都是直觉的渴望理由的。没有理由,做事没有动力没有目标,事情就很难完成。下次请人帮忙做事,如果别人一脸迷茫,不妨就多跟他解释一下为什么他要帮你这个忙。
3. 用直觉来做事
001 “本能”的事情跟着直接走
直觉也不是都不准,感性的事物和自己已经有足够经验去支撑的事物,直觉都是靠谱的。
002 复杂的事情理性考虑
自己不熟练的事和关系复杂的事就需要理性考虑。该不该辞职?要不要投资这个项目?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深思熟虑的。
本能的是用直觉考虑,复杂的事用理性考虑。这样的分工,不至于样样事都理性考虑而耗损精力,也不会什么都凭直觉而考虑不周。
最近读了汤小小的文章《这件事后悔的几率是75%,但我们都在做 不去做,然并卵》,里面一段话让我看后很惊讶。“有很多人深度思考后才做出选择,很多人是一时冲动就凭直觉做出了选择。我们总以为,深度思考后的选择成功率会更高,草率决定的结果会更糟糕,事实却是,这两者成功和失败的比例不相上下。”所以不管是用直觉还是理性做的决策,都要全力以赴去做好。无论结果如何,做总比不做强。
参考书目:《明智行动的艺术》[德] 罗尔夫·多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