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赞”的经济的时代,点“赞”作为一网络语言,来源于网络社区的“赞”功能。后引申为表示赞同、喜爱。送出和收获的赞的多少、赞的给予偏好等,在某种程度能反映出你是怎样的人以及处于何种状态。点赞的背后,反映出你自己。赞是社交网络中的一种符号,表示赞赏、支持的意思。“赞”的标志通常为一个翘起的大拇指,也有心形或笑脸形式。“赞”按钮速度快,非常符合快节奏的网络生活。
点“赞”也是一种文化,雷蒙德威廉斯认为文化不仅是作为文学作品和艺术等的文化,它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点“赞”这一功能的推出给网络社交带来方便,迎合了人们表达情感的欲望。人们使用社交软件,原本就是为了进行网络社交活动,无论是发布自己当下的状态,还是分享别人的文章,晒的都是自己的情绪和生活态度,总是渴望别人予以关注。点“赞”便简单而有效地拉近了双方的距离,给了大家一个情绪的出口,不必长篇大论,也可以为朋友送去关怀。因此,时间成本极低而又似乎收效甚好的点“赞”便受到热捧,顺势形成了一种文化。我们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被卡洛琳•格利茨(Carolin Gerlitz)和安妮•赫尔蒙德(Anne Helmond)称作赞的经济的时代。
点“赞”也是一种文化,从文化的特征来看,具有共有性,个体差异性,相对稳定性及涵化等特点。点“赞”的功能在各大网站,各类软件中都有体现,已成为使用者所共有的。不过应该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人对“共有文化”的“接受”都会一致。莫言曾说过:“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有人点“赞”,当然也有人选择不“赞”,笔者认为机械化的点“赞”并不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点“赞”文化已经具有了相对稳定性,不是说取消就可以被其他功能所替换的。同时,点“赞”的普遍化,也有一定的涵化作用,使人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其他人都在点赞时,周围的人或多或少会“赶时髦”的顺手一赞。
点“赞”也是一种文化,而且已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潮流文化。人人点赞,我为人人点赞,人人为我点赞,在虚拟世界,我们点赞来过活。但那种刷存在感的点赞;为点赞数而懊恼;甚至傻傻的认为几十个红心的“朕已阅”就能够跟一个人成为莫逆之交。赞点文化更应该是表示赞同、支持和喜爱,这些都是种病态的文化。“赞”是由衷的红心,不是“朕已阅”的敷衍。
参考:《“点赞”文化:量化的二元制情感表达》《点赞:一种文化一种病》
总结:写得我在风中凌乱T。T好没逻辑且生硬的赶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