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题练习(十六)点“赞”也是一种文化

我们生活在一个“赞”的经济的时代,点“赞”作为一网络语言,来源于网络社区的“赞”功能。后引申为表示赞同、喜爱。送出和收获的赞的多少、赞的给予偏好等,在某种程度能反映出你是怎样的人以及处于何种状态。点赞的背后,反映出你自己。赞是社交网络中的一种符号,表示赞赏、支持的意思。“赞”的标志通常为一个翘起的大拇指,也有心形或笑脸形式。“赞”按钮速度快,非常符合快节奏的网络生活。

点“赞”也是一种文化,雷蒙德威廉斯认为文化不仅是作为文学作品和艺术等的文化,它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点“赞”这一功能的推出给网络社交带来方便,迎合了人们表达情感的欲望。人们使用社交软件,原本就是为了进行网络社交活动,无论是发布自己当下的状态,还是分享别人的文章,晒的都是自己的情绪和生活态度,总是渴望别人予以关注。点“赞”便简单而有效地拉近了双方的距离,给了大家一个情绪的出口,不必长篇大论,也可以为朋友送去关怀。因此,时间成本极低而又似乎收效甚好的点“赞”便受到热捧,顺势形成了一种文化。我们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被卡洛琳•格利茨(Carolin Gerlitz)和安妮•赫尔蒙德(Anne Helmond)称作赞的经济的时代。

点“赞”也是一种文化,从文化的特征来看,具有共有性,个体差异性,相对稳定性及涵化等特点。点“赞”的功能在各大网站,各类软件中都有体现,已成为使用者所共有的。不过应该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人对“共有文化”的“接受”都会一致。莫言曾说过:“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有人点“赞”,当然也有人选择不“赞”,笔者认为机械化的点“赞”并不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点“赞”文化已经具有了相对稳定性,不是说取消就可以被其他功能所替换的。同时,点“赞”的普遍化,也有一定的涵化作用,使人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其他人都在点赞时,周围的人或多或少会“赶时髦”的顺手一赞。

点“赞”也是一种文化,而且已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潮流文化。人人点赞,我为人人点赞,人人为我点赞,在虚拟世界,我们点赞来过活。但那种刷存在感的点赞;为点赞数而懊恼;甚至傻傻的认为几十个红心的“朕已阅”就能够跟一个人成为莫逆之交。赞点文化更应该是表示赞同、支持和喜爱,这些都是种病态的文化。“赞”是由衷的红心,不是“朕已阅”的敷衍。

参考:《“点赞”文化:量化的二元制情感表达》《点赞:一种文化一种病》

总结:写得我在风中凌乱T。T好没逻辑且生硬的赶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Tony.Z 百度百科有云:“点赞”(Like Button),网络语言也,来源于网络社区的“赞”功能。 前...
    Tony_Z田木阅读 7,782评论 29 46
  • 社交红利阅读笔记 书名: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笔记: 推荐序1摘要 社交...
    凫水阅读 9,061评论 4 26
  • 卷首语 本文并不打算为点赞这一行为建立数学模型——如果你要看数学模型的话,请戳这里。 本文试图来回答这么两个问题:...
    LostAbaddon阅读 1,198评论 2 24
  • 幼年时,故乡是 总也睡不够的老暖炕 是炕前吓得不敢出去尿尿的黑 是恶梦醒来父母交换搂抱的抚慰 是堂前春光里燕子呢喃...
    嗨一休阅读 458评论 0 6
  • 我的身上,有一只 未曾低头的野狗 昂着高傲的头 还有, 一对伪装的瞳 我的心里,有一只 摇尾乞怜的野狗 渴望温暖的...
    冰荷阅读 26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