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里的大宋王朝·一 江南烟雨里的独自等待

宋词里的大宋王朝·一


点绛唇·感兴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江南烟雨里的独自等待

1

青云低垂,细雨丝丝,烟雨江南总会带给人孤寂凄清之感。江南是温婉清秀的,她的温婉让人感受到缱倦缠绵,她的清秀让人心旷神怡。撑着油纸伞,走过一条条青石板巷弄,在孤寂凄清之上,内心升腾起一种沧桑和悠远。

雨渐渐小了。一个身着青衫的中年人,沿河信步走到城郊,不远处的渔村里,三三两两打渔船,止锚靠岸归家,解下蓑衣、摘掉斗笠,一起卸去的还有一身疲惫。那矮小村屋里,有等待他们的婆姨、孩子,没准还有一壶老酒,几样小菜。


那中年人抬起头,看青云隐去后的天,一排排雁阵飞过。北雁南来,喔,又是深秋时节。大雁总像公鸡司晨一般,准确地报告着季节的变幻,山东巨野老家,此时已很冷了吧?那排列着整齐阵型的雁群,令行禁止,全凭领头雁的本领。人生也是如此,总有人要先行一步,引领风潮……

他是王禹偁,新任的长洲知县。刚过而立之年的他,血气方刚,春风得意。太平兴国八年他中了进士。先做了成武县主簿,后调任长洲。这个出身农家的新任地方长官,“词学敏赡,遇事敢言,喜臧否人物,以直躬行道为己任。”

他才华横溢,又爱打抱不平;他关心民间疾苦,敢于直言讽谏;他爱品评当世人物,以董道直行、澄清天下为己任。这样一个人物,初入官场,春风得意马蹄疾,正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时候,加之他性格刚毅,自然慷慨激昂。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这句话如果出离写作的年代,或许会从中读出几许苍凉悲壮,然而,作为一个初任地方首长的青年人,更多地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应是一种蓄势待发的豪迈激昂。

这样看来,这位书生意气的中年人站在江南渔村外的点点烟雨中,胸中激荡着“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朝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这样的豪气,眼前虽是雨恨云愁,但一个书生报国的时代画卷,正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2

然而,让王禹偁踌躇满志的,究竟是怎样一个时代呢?

这是一个转折的时代,一个谜一样的时代,一个充满变化和无限可能性的时代。

有宋一代最大的疑案当属太祖赵匡胤之死和太宗赵光义的上位。历史上著名的“斧声烛影”说的就是这件事。


“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宋史》中对赵匡胤的死,只有寥寥数语记载。太祖怎么死的?传位给了谁?赵光义怎么接的班?成为一连串的悬疑。

宋代的文莹在《续湘山野录》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赵匡胤兄弟还是一介平民的时候,他们碰到一个道士,道长对赵匡胤说,你有帝王之相。后来,陈桥兵变,太祖黄袍加身。对当初给他看相的道士念念不忘,撒下人马去找,但久寻不得。赵匡胤要死的那年,道长出现了,赵匡胤很高兴,问他自己寿数几何?道长说,癸丑夜,若天朗气清,可延寿十二年,否则,命在顷刻。

到了十月二十日夜,太祖登上太清阁观察天象,突然间乌云四合、天气陡变,大雪冰雹纷纷落下。后来,太祖宣召晋王赵光义进宫,二人对酌至深夜。太祖屏退了宫女侍卫,宦官、宫妾远远望见烛影摇曳,赵光义不时起身离席避让。夜半时分,殿外大雪已积数寸,太祖引柱斧戳雪,对赵光义说:“好好干、好好干!”


当晚,太祖驾崩。赵光义即位,是为太宗。虽然也有很多历史资料说太祖之死与赵光义无关,但千载之下来看,这则野史里记载的往事流传最广。

蔡东藩的《宋史演义》里辑录了稗官野史中关于当晚情状的几种记载,除与上文类似的一说外,又记说赵匡胤后背生疽,苦痛难耐。赵光义进宫探视,突然看到赵匡胤背后站着一个女鬼,用手正锤他后背。赵光义便拿起柱斧来砍那女鬼,不料女鬼躲闪,一斧子倒砍在了疽上,太祖一命呜呼。

正史语焉不详,小道消息便大行其道了。

不管怎样,“父传子、家天下”的惯例在北宋开国时便打破,总是一道奇观。

影响太宗赵光义执政合法性的除了“斧声烛影”,还有“金匮之盟”。

太平兴国六年九月,太子太保赵普进献了一份约书,主要记载了太祖、太宗之母杜太后临终前将赵匡胤叫到床前,要他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的往事。当时左右唯有宰相赵普在侧,奉太后遗命,将这一事件记录了下来,藏于金柜之内,是为“金匮之盟”。


赵光义坐皇上六年了才拿出这份遗诏,可信度不高。赵普发布这份遗诏,本是为了证明太宗皇位的合法性,然而,也为太宗制造了一个新的难题:自己百年之后,王位难不成要传给弟弟赵廷美?

为了继续帮宋太宗扫清障碍,赵普再度出山,“查实”了赵廷美“图谋不轨”的罪证,连同政敌卢多逊一起弹劾,结果太宗自然准奏,卢多逊阖族流放,秦王赵廷美屡次被贬,最终郁郁而终,时年38岁。因“斧声烛影”备受困扰的太宗赵光义终于长出了一口气:没有人能对他的王位造成威胁了,百年之后承继大统的只有自己的嫡传子嗣。

这一年,正好是太平兴国九年,也就是王禹偁就任长洲知县的年份。

这一年,宋太宗赵光义的儿子赵元佐因同情叔父赵廷美被迫害致死,抑郁癫狂,疯掉了。

同样在这一年,太祖皇帝赵匡胤的旧部、“杯酒释兵权”中的“男二号”、被解除兵权的大将石守信病亡。他死后,赠尚书令,追封威武郡王,谥武烈。

公元984年的11月,太宗皇帝扫清了登顶权力巅峰的所有障碍,改元雍熙。


3

站在江南渔村边上的新任县长,当时遇到的国内形势是这样的。作为一个官阶不高的臣子,帝王家事实在是他可望不可即的。那他满腹的心事,究竟系于何处呢?

不妨再来看看当时的国际形势。

太宗继位后,南征北讨,完成了赵匡胤一些未竟的事业:太平兴国三年,吴越国王钱俶将所据的两浙十三州,近百个县、60万户百姓和十几万的军队献给赵光义,自己获封淮海国王,自此大宋将江南平定;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亲征,先是打败了作为援军的辽国军队,进而攻克了赵匡胤生前三次亲征未能拿下的北汉。自此,赵光义统一了除“燕云十六州”之外的全部版图。

“燕云十六州”是今天的北京、河北、山西的部分地区,在冷兵器时代,这片地区是中原帝国的天然屏障,“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可见其重要性。然而,在五代十国时,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为谋求契丹人的支持,称辽太宗为父,自己甘愿为“儿”,契丹出兵帮助石敬瑭建立了后晋,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终宋一朝,燕云十六州一直是个噩梦,既让大宋王朝的帝王将相魂牵梦萦,又让他们时时胆战心惊地面对如狼似虎的契丹人随时可能南下的铁蹄和屠刀。

太平兴国四年,平定了北汉的宋太宗打算一鼓作气夺回燕云十六州,他亲率大军10万人围攻幽州(今北京)。轻敌冒进的宋军遭遇了辽军的顽强抵抗,最终在三路辽军的夹击下,宋军于高粱河一带大败,一万多人战死,宋太宗为流矢所伤,丢盔弃甲,在部将的护送下逃回宋境。史称“高粱河之战”。


高粱河之战是大宋立国之后遭遇的最大失败,其损失绝不仅仅是阵亡一万多名将士这么简单。一方面,北汉被宋朝平定,宋、辽之间的战略缓冲地带没有了,燕云十六州又牢牢掌握在辽国手中,契丹人随时有可能南下攻宋,大宋上到天子下至黎民始终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下;另一方面,天子亲征大败亏输,使宋军在心理上就对辽军惧怕敬畏。宋太宗的好大喜功等于是捅了马蜂窝,从此以后,辽宋两国战乱不断,烽烟四起。

看过了当时王禹偁所处的时代和国际国内的形势,大概就知道他在这首词里所说的“平生事”了:出身农家的少年,天赋异禀,9岁能文,29岁中进士,30岁到长洲任县长。这样一位仕途平顺、性格耿直的读书种子,面对边塞频繁的战乱和刚刚平定、百废待兴的江南,自己到任伊始,自然感受到莫大的压力和使命感。

4

如果只从字面上理解王禹偁这首《点绛唇》,也许你感受不到更多的信息。然而,与宋初的浮华文风相比,这首词清新明快,不事雕琢,读来情景交融,质朴淡然。作为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深合王国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之说。

“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王禹偁自视甚高,在宋代率先提出继承杜甫、白居易现实主义传统,开北宋词坛、诗坛风气之先。宋初的文人自视甚高自有其底气:北宋结束了晚唐五代分裂割据的局面,诗词曲赋自然不能因袭前代,别开一番生面成为书生报国的一大使命。

从王禹偁的履历来看,他出身寒微,一生辗转,多为州县官员,他了解民间疾苦,敢于秉笔直谏。他曾进《端拱箴》于太宗,批评皇宫的奢侈生活;曾抗疏为文学家徐铉辩解其罪触怒太宗,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任翰林学士时因言获罪,被以谤讪朝廷的罪名贬知滁州,次年改知扬州;撰修《太祖实录》时,因直书史事,引起宰相的不满,再次被贬出京城至黄州。

出身和经历造就了他直言敢谏的性格,直言敢谏的性格又注定了他难以见容于当世的命运。

“一生几日?八年三黜。”在《三黜赋》中,王禹偁对自己8年遭到三次贬黜多所感慨:老父随自己颠簸于贬谪之路上,尚在襁褓的孩子跟着一路嚎哭,父母尸骨未寒,他又再度遭贬,进退两难……

“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吾当守正直兮佩仁义,期终身以行之。”文章的最后,在与古圣先贤做了一番对比后,他又重申了和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坚守仁义正直,终身不悔。

咸平四年(1001年)冬,48岁的王禹偁死在蕲州任上。“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这首词,在那个寒冷的冬季吟来,别有一番滋味。


欧阳修对王禹偁评价甚高:“想公风采常如在,顾我文章不足论。名姓已光青史上,壁间容貌任尘昏。”苏轼后来撰文感怀王禹偁说:“始予过苏州虎丘寺,见公之画像,想其遗风余烈,愿为执鞭而不可得。”

与五代十国时期的割据混战相比,北宋虽未建立汉唐时的政治版图,但中原帝国大一统的事攻足以让庙堂上的君王俾睨天下;从陈桥驿走出的大宋政权与生俱来就带有的对军人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让它的统治者倒向了文人;千秋功业的骄矜和出于政治平衡的帝王心术让身处这个伟大时代的文人们一方面荷受君恩,激扬文字,同时也受到难测天威的排挤、指斥、贬谪;他们创造着并最终创造了一个令后世目眩的时代,同时,他们也被这个时代创造、改变、荣宠、厌弃……(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377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90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967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44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4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9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97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74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2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08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8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3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2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0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5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