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优秀的国外作曲编曲教程请戳这里哦:作曲编曲相关讲座资料翻译整理
本文原文地址:より進んだコード進行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已经介绍了光宇使用次属和弦来扩大和弦进行的变化的方法,在这里我将会介绍使用替代和弦以进一步扩大和弦进行的变化的技巧的相关内容。
替代和弦
V7→I型的属和弦终止式中,希望将3度音和7度音产生的减五度(增四度)予以消除的动机,成为了回归到主和弦的原动力。C大调中G7的fa和si音就属于这个情况,事实上我们还能够写出另外一个包含有fa和si两个音的属七和弦。我们称之为替代和弦。
替代和弦的定义为:设当前的调式的主音为M,则把以在M的增四度音作为主音的调式N上构建的属七和弦称为替代和弦。也即是相当于在调性上离当前调最远的那个调的属七和弦。这样子写的话不太容易理解,因此我们就来具体地写一下替代和弦试试吧。比如我们要寻找C大调的的替代和弦的话就按照下面这样的步骤来进行。首先主音C增四度上的音是G♭对吧。我们把G♭作为新的调式的主音来考虑的话,这个新的调式上的属七和弦即是在G♭的纯五度D♭上构建的七和弦。因此,D♭7就是我们要找的替代和弦。当然,如果我们直接把替代和弦记作是用比原本调式的主音高半音的音构建出来的七和弦的话或许会跟简单一些。之所以会这样,这是因为首先增四度就是身高6个半音,而我们再去找属和弦的时候又要升高7个半音,总共就是13个半音,也即是说总共升高了一个八度加一个半音。
通过上述方法找到的替代和弦,由于它拥有属和弦所拥有的特征性的减五度音程,因此它能够和原本的属和弦一致地进行使用。比如典型的IIm7→V7→I这个进行中,我们把V7替换成替代和弦♭II7的话,就变成下面这样了。
我们实际地去弹奏一下的话就会发现即便改成这个样子也是能够流畅地进行前后衔接,对吧?在这个情况下,根音按照II→♭II→I这样子一次下降一个半音,因此听起来就更加顺畅了。还有一点就是,我试着把最后的C换成了C6,通过这样子的变化使得和弦的冠音形成了C→B→A这样子的半音下降(译注:此处原文有误,B→A下降了一个全音),听起来就更加好听了。
此外,替代和弦不仅仅能用于调式的属和弦上,同样也能够适用于次属和弦上。比如有一段使用了Em7的次属和弦B7的和弦进行如下所示。
在这里如果我们把Em7想象成“假定的主和弦”的话,那么我们寻找到的相应的替代和弦就是F7了(换言之就是比主音高半个音的七和弦)。于是把B7替换成它的替代和弦之后就变成了第2行那样子的谱例了。进一步的,由于属和弦经常可以被分割成IIm7→V7这样子的形式(译者注:2-5化),因此我们能够把和弦给细分为第3行那样子的谱例。当我们写到这里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和弦进行已经大胆地跑到了调性之外,以至于已经完全听不出它是原来的C大调了。
上面的内容可能稍微有些困难,不过如果我们使用替代和弦的话,就能够大幅度地拓宽和弦进行的变化,通过违反V7→I这种非常常见的进行之后就能够给予听众以冲击感,如果大家能记住这一点的话,在编写和弦进行的时候就会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