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分享一种非常有效的主动学习方法——费曼学习法,不知道你有没听过?
费曼学习法,简单来说就是以教为学:
想象自己要把一个知识讲给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小白。
当你在想象自己想要把这个东西讲给别人听的过程当中,你的心态就会悄悄发生改变。因为输出是需要在内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你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和消化,让自己从听过到了解到理解,进一步再到掌握。
要知道,你必须要真正弄懂了,才有底气拿出来给别人讲。
在我高中阶段,最后一节晚自习大家是可以自由讨论、互相问题的。
那个时候我总是很热衷于给别人讲解练习题,因为发现在给别人讲题目的时候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这样的复巩固是比我自己看笔记效率高很多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和体验呢?
那么费曼学法到底要怎样做呢?
第一步,确定学目标。
可以是你想要学的某个概念。
第二步,模拟教学。
模拟自己是一位老师,要给一个对这个领域完全不了解的白讲解这个知识。
为了让他明白,你可能要用到多样的方式,比如举生活案例、画图等。
第三步,评估回顾。
教学既是一个输出行为,但是也是一个漏洞反馈行为。
在讲解过程中如果有卡顿或者没讲清楚的地方,这可能就是你的知识盲区,重新回顾学之后,反复讲解直至能够流畅清晰地表达出来为止。
第四步,简化。
尝试用更精简、更通俗的语言去概括解释。
费曼学法的核心就在于【输出和分享】,可以尝试把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多和身边的人分享~用知识的输出倒逼知识内化,让理解变成掌握。
希望大家能够输出学收获、学笔记以及思维导图到打卡圈,其实都希望大家能够养成输出的习惯,并把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沉淀下来,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它可以从学习的时候记录重点笔记为起点:这个阶段还只是学习整合输入的过程,更进阶一些的是学结束之后按照自己的理解整理的思维导图、以及在内化之后输出的笔记,可以包括你的思考、复盘、得到的启发等等。
一个比较基础的做法就是自问自答,可以根据导图的结构,给自己一个问题清单,通过问自己进行自查。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的时间充足,自问自答的时候书写是比口头表达更优的方式,因为思维有一个在书面进行可视化的过程会更加清晰。
除了这些基础的输出,你还可以尝试更多别的,比如在参照系输出自己的学习心得、收获,它可以包括你的学习故事,你的相关经历,你打算应用的思考。
最后,还想提醒大家两个关于费曼学习法的误区:
误区一:把手段当目的
我们用输出倒逼输入,更多地是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去学。然而会有一些人在这个过程中本末倒置。
我们需要明确“以教为学”中,教是手段,学才是目的。
我们并不是要去当老师,想象要教知识只是我们给自己提的一个要求,是倒逼我们输入内化,尽全力弄懂我们要学的知识。
误区二:伪输出
有不少人容易走进的一个误区:
看上去很长篇大论的笔记其实就是课程内摘取的图片和文字的拼接,看不到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种类型的“输出”,其实只是素材整合和转述,整合起来的这些素材也并没有变成自己的东西。思考的价值是远远高于一大堆表面上很漂亮的素材和形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