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母来自湖南长沙下辖的一个县城。
差不多30年前,也是这样的暮春时节,她经由爸当时的一位湖南籍工友介绍说亲,成为了小舅的妻子。
那时,小舅才23,她也不过20。
那场婚结的非常简单,没有任何仪式,没有任何宴请,没有惊动四方邻居……
爸的湖南工友作为媒人兼女方婚姻全权代理人,领着舅母来到舅家,小舅也被家里人从上海工地上叫回来,双方见面了。然后,女方代理人与男方家长们简单议了下聘金,依稀记得好像就3000元,舅母当天就留在了小舅家。
不过,程序和仪式的缺失并不影响事实婚姻的达成。当暮色降下来,这两个从未谋面、语言不通、脾性习俗千差万别的一男一女,却也依然能顺从人的本能,睡在了同一个塌上……
这婚,也就真的结成了。
按照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娶媳妇是头等喜事,不管有钱没钱,都应大张旗鼓举办。
但小舅和舅母的婚礼,却不得不悄悄进行,这碍于两方面的原因。
原因之一,在当时家乡的那个小镇,男子娶妻首选本地女子,其次是本城周边的,再其次是更远点的,最不济的才娶川湘等外省人。男人娶远门媳妇被认为是个人能力差,或家境非常不好;而女子远嫁,也意味着薄命,红楼里的探春远嫁藩国当王妃,不也被认为是命薄?
所以,小舅娶了个湖南女子为妻,在周围人甚至亲戚们看来,是件不光彩的事情。
事实上,小舅人憨厚老实,不怎么懂钻营,在建筑工地上靠出卖力气攥点辛苦钱;当时家里也的确很穷,盖不起两层楼的房子,出不了娶本地媳妇所需的高额彩礼钱。
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娶外省媳妇需冒一大风险——骗婚。
一旦被骗婚,人财两空事小,再要想娶本地或周边的媳妇,那比登天还难!试想,哪个本地女孩愿意嫁给一个没钱没本事、连外地女子都瞧不上的男人?
上世纪80年代中,江浙农村的确出现过外省女子骗婚的情况。骗婚女来自四川、安徽、湖南等省份,由当地来江浙沪打工的同乡介绍,成为江浙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农村青年的妻子,从男方获得三四千元的礼金。不少女子拿到这笔聘金后就设法逃走,再去骗下一家。
爸的那位工友给村里另一大龄男子说的一门湖南亲,就落得逃婚的下场。
那女孩嫁过来后多次谋划出逃,可惜都没成功。时间久了,也为夫家生了孩子,大家本以为她会这样过下去,可最终,孩子落地后不久,她还是逃之夭夭。
舅母与她颇有渊源,两人似是隔得不远的老乡,一起远嫁来此,身边再无亲人朋友,当然要相互作伴慰藉。
但那位老乡言行举止的不安份、不守礼,让外婆等一众家长对舅母极度不放心,尤其是给了舅母3000元聘金后。
而事实上,舅母当初可能真的想跟那位老乡一起潜逃。
婚后不久,舅母隔三差五去那位老乡家串门,她们见面讲的都是湖南话,旁人听不懂。按照外婆等人后来的推测,她们应是在密谋逃跑计划。
某天,舅母拎着个挎包又去串门,她左脚刚出门,外婆急忙去她房间查看,发现她平常装那3000元礼金的箱子空空如也,外婆连忙吩咐小舅追去。
小舅赶到舅母的老乡家,碰巧这两湖南妹子正在屋子的二楼说话,舅母的包却堂而皇之地搁在桌上,小舅拉开一看,3000元现金果然在里面。他二话没说,拿了钱就往家走,这个过程没被任何人发现。
一会下楼来的舅母拿起自己的挎包,马上感觉到包里那一叠沉甸甸的现金不见了,她发疯似地找,当然找不到。她回想了当天出门的整个过程,最后认定丢钱的三种途径,一是路上不小心丢了;二是刚刚她跟老乡上二楼后一楼没人,钱被路过的人摸走了;第三则是,摸走钱的人可能就是这位老乡指使的。
没有钱,舅母的逃婚计划当然黄了。一分钱带不走,这几天岂不是白白被那男人占了便宜?
她回到了小舅那里,非常抱歉地告诉丈夫,3000元聘金被她弄丢了。小舅和家里人当然知道这事,他们早就商量好了对策,一边装出丢钱后的痛心,一边略略安慰她,钱丢了可以再赚。
3000元钱在30年前还是一笔不小的钱资,年仅20的舅母此前从未拥有过如此数额的“个人财产”,何况这还是自己“卖婚”所得!她心里岂会那么轻易谅解自己的过失?
怀着对丈夫和他家里人的歉疚之情,舅母开始了她在浙江农村的农妇生活。虽然这个地方的日子与她前20年的生活完全不同,虽然这里的语言她一个字都听不懂,虽然这里的饮食口味几乎见不到她偏爱的辣椒,虽然这里的人情世故与老家相差甚远……
不久后,舅母成为了附近纺织厂的一名女工。
一年后,她有了儿子。
差不多三年后,她和丈夫一起,在她最初过夜的那间小屋的地基上,建起了一座三层高的楼房。
……
两个星期前,2016年3月26日,她29岁的儿子,大婚!娶的是车程1个半小时外的本地女孩。
……
我在想,如果当时小舅没能拿回那3000元聘金,舅母会不会真的骗婚逃走?30年过去了,舅母是否还在为弄丢那3000元钱而愧疚?此时,小舅有没有必要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她?她得知后,又会是怎样的想法,是失而复得的开心,还是对被丈夫怀疑的不满?
但我以为,婚姻是基于信任关系构建的,舅母早该有权力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