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毅到豪哥,马徐骏到刘哲涛等老师身上感受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11月3号晚上,参加宗毅老师的演讲,小小感悟,两点值得多加思考。

一个是环球探险的英雄故事,一个他对家庭的理解和思考。

在我看来,在自己的经历中去审视自己,探索自己未曾涉及的领域、尝试着各种体验是人生的终究意义。享受自我实现的过程,一次次挑战自己的勇气,用好奇对人性和世界洞察及思考。

经常被一些“孤胆”英雄的事迹影响,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的所作所为。从电影,书籍这种另类体验去感受他人的世界,期望对自己的过去和将来有总结、指导。

所以宗毅影响了我,用他的环球事迹,去做别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也因此进入了混沌。那晚在珠海的演讲得非常好,当聊到家庭时,才知道他所认为重要性的排列,所谓“孤胆”只是我对英雄的片面解读,每个月都有23的晚上是陪着家人,他的每一个重要经历都有家人的参与。英雄总是要回归家庭的,为自己,也为家庭。什么很重要,什么什么更重要,什么什么什么最最重要,时刻反醒自己。

毕业以来,一次次用自己的旅行方式,极限运动去了解探索这个世界,同样学习到很多,认识了很多价值观各异的人。即便如此,在那些价值体系里,都未曾触及到家庭,都是自我、自我、自我。一直到两年前,才试着做出自己的努力,那时候才发现依然被很多问题困扰。本以为了解了足够多的人,就看得清足够清晰的世界,因为世界是由不同的人构建的,所以当我发现自己不足以理解到更真实的世界时,才明白自己了解的人还只是在停留在某个偏远的角落,就像生活工作的地方一样。

在惯性中理解的世界里,或名或利、或房或车,或者是学识等级经历等等都不重要,那些好像都只是身外之物,若还在仰望,那定还有我们不肯接纳的内心,如若重视自己对神秘事物的好奇心,尊重对未知的疏离感,那我们对那些设定出来的标签会更理性。不确信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种族、信仰、国度这些概念,因为那是还未曾深入接触到的世界。我愈加谦卑,就像相对于教官和老师、同学,我的演讲和对商业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幼儿阶段。

当每一次升起“反对”“厌倦”“负面”等情绪时,我都告诫自己,假如真的是你错了呢?你能否站在台上去理解演讲,能否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写作。这个世界的算法越来越多,有父爱算法,也有母爱算法,关于你自己的算法又是什么?你想让算法们依着你的惯性不停填充,还是更加开放并且主动探索自己的学习成长模式?

第一天开始,并不熟悉王雨豪,就像名人身上的标签一样,看到的是一个个数字和文字不以我认可的方式在呈现。然后我知道我书读的太少,经历的事物太浅薄。概念和理论就像天书一样,十足压迫感,而凌波微步般游走在讲台上的掌控感,确是我十分羡慕的,那气定神闲下的沉默,犹如对视着灵魂深处的自己。

巧的是下午,马徐骏老师的出场,就突然像溺水的自己被解救了,作为一名“得到”资深用户,对马徐骏老师还是自以为式地熟悉,各种技巧层出不穷,实用价值非常之大,学以致用是最重要的,输出大于输入…以后的课件要一次次复习,演练,达到刻意练习并持续输出。

最后是刘泽涛老师的教学,非常震惊PPT可以做到这种程度,对PPT的解读犹如重新审视一遍人生。以往不怎么重视电子产品,只玩不用,不能算是真正使用电脑,所以对于炫酷豪华的PPT总是望而却步,但刘泽涛老师的出现就像是一道曙光,学习真的不是两个字,而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是重要的事说三遍,而是一定要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以后再持续学习,并且做学习的刻意练习。

莎士比亚说,愿你忠于自己,不舍昼夜。

苏格拉底说,不经审查的人生不值一提。

我觉得这两句话都很好,一直反复迭代就能过好自己的人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2,811评论 25 708
  • 写在这个地方, 没有人会看到吧。 如题,就当做我的树洞吧。 2016.11.5 从没有这样看过同一条消息这么多遍,...
    Paranoaque阅读 289评论 0 0
  • I: FAB: “简化”是《少做一点不会死》这本书的核心。许多人的时间管理往往是一味的提高工作效率,让自己能快速的...
    Sonnar阅读 151评论 0 0
  • 近日,新浪育儿盛典上太子乐荣获“社会公益践行”品牌称号成为太子乐奶粉最新事件。奶粉是宝宝的口粮,从生产到上架需要经...
    传奇奥尼尔阅读 23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