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明朝的印象一直都不是太好,总感觉这是一个极度黑暗的朝代,皇帝昏庸、宦官专权、特务统治,思想禁锢……其实现在想来,应怪自己没有多去了解。带着多了解明史的想法,把《万历十五年》读完了,忍不住感叹,历史还可以这样写。
本书将1578年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串起来,见微知著,几个人物的一生,与他们相关的人和事,从这里面可以一窥明帝国大厦将倾的前一秒。1578的一切都平淡无奇,但表面的风平浪静都是王朝衰败的伏笔。
消极怠政的万历皇帝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万历,贵为皇帝,却在祖宗制定的制度下身不由己,一举一动都遭受着制度的审视;年轻时的理想抱负,随着一次次的失望和禁锢早已消散,连与自己心爱的女人合葬的愿望都难以实现;于是他选择了消极怠政,转移自己的视线。
守业更比创业难,作为一个守成的皇帝,前人加给他太多的束缚,祖宗制定的各项制度已经完全成熟,这些制度的惯性很大,即使是皇帝也不能抗拒;以前总觉得万历是个昏庸的皇帝,但读完这本书后,也开始理解他,在这个禁锢的体制下,其实他才是最可怜的人,几百年之后他留给人们的印象是命运的残酷。
改革家张居正
在历史书上了解到的张居正是一个风光无限的首辅大学士,他在明朝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一条鞭法,奈何改革还没完成,他便突然离世。张居正确实是一位伟大的改革者,他看到了这个王朝体制的弊端,因而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改革现有的财税、人事和军事制度,如果不是改革进行途中他的猝然长逝,改革很有可能继续进行下去,那么这偌大的帝国也许还能继续统治下去。可是他的改革危害到了守制的文官集团的既得利益,受到他们的百般阻挠,乃至于在张居正死后改革终止,而张居正也被大清算,险遭鞭尸。
“和事佬”申时行
张居正的继任申时行以张为前车之鉴,他深知帝国的矛盾,也知道自己的无能为力,更知道此时的帝国已经经不起任何折腾了,于是他便极力谋求一个“和谐”状态。他清楚地意识到帝国为了解决问题而设立的文官成了帝国最大的问题,因此他入主文渊阁的9年始终都在谋求文官集团各方势力的平衡,不近悬崖,不树异帜,坚持调济折衷的原则,做一个和事佬。或许有人说他首鼠两端,不作为,但他却将帝国从张居正的风暴中拉了出来,让帝国得到短暂的休养生息。
模范官僚海瑞
海瑞的确是一个完美型人格的人,他按照规定的最高限度来执行法律,刚正不阿地办案;作为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他终身都在为服务公众而自我牺牲,但这种牺牲所起的作用却是微薄的。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各种纠纷,他的信条和个性让他备受尊重,也让他被人遗弃;原因是他不懂为官的阴阳之道,他的所作所为不符合制度下文官集团的利益,因此他的办事准则很难被当时的官僚接受。可他的做法却是对明朝洪武皇帝制度的坚决维护,这就体现了明朝政治体制的矛盾之处。究其一生就是个人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
孤独的将领戚继光
戚继光抗倭的英雄事迹在中国应该算是家喻户晓的,这样一个被后人誉为民族英雄的人却是被弹劾罢官,到死也没能被万历原谅。在明朝这样一个重文轻武的帝国,戚继光可以说是明朝最有成就的武将,他的辞世没有得到应该的哀荣,但他仍然是幸运的,至少在张居正的支持下,他受到了重视,能展示自己的军事才华。
明朝的武将都是极其不幸的,纵观明朝,少有武将能有好的结局,他们或是壮志难酬,或是被弹劾被刑拘。文武本就有相对的一面,在一个从制度上来说就不重视武力的国家,文官集团对军队和武将是极度轻视的,从军队后勤、武器装备到军队训练、将领培养上都是混乱的。这种低能的军事体制是没法应对外敌的全面入侵的,纵然戚继光结合现实,靠个人能力整编的戚家军战斗力非常强,也难与整个制度抗衡。戚继光的离世,明帝国便失去了重整军备的良机。
癫狂的思想家李贽
作为晚明思想启蒙运动的旗帜,李贽是一个以“奇谈怪论”闻名的狂人。1588年他落发为僧,原因是他要抛弃现实的束缚,寻求个性的自由。曾经的孔孟之道,现在却是创新的最大阻力,在传统道德伦理的旗帜下,只剩下拘谨和雷同,虚伪与欺诈更是官员的必备本领。在那样一个时代,思想纵然有所发展,却远不能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程朱理学抗争,极端进步的思想在绝对保守的传统前面只能是异端邪说。
读完这本书不得不再次感慨作者的精妙,用张居正、申时行来讲政治制度,用海瑞来讲经济体制,用戚继光来讲军事国防,用李贽来讲思想文化,全面对大明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进行解析;书中的每一个人都意识到制度的弊端,都在尽最大努力抗争,可是在传统的枷锁下,这些抗争显得极为渺小。另外黄仁宇先生不仅站在明朝1578年的横切面上进行阐述,还有对古今的思考,放眼全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