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墙

netfilter才是真正的防火墙,它是内核的一部分

所以,根据上图,我们能够想象出某些常用场景中,报文的流向:

到本机某进程的报文:PREROUTING –> INPUT

由本机转发的报文:PREROUTING –> FORWARD –> POSTROUTING

由本机的某进程发出报文(通常为响应报文):OUTPUT –> POSTROUTING



filter表:负责过滤功能,防火墙;内核模块:iptables_filter

nat表: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功能;内核模块:iptable_nat

mangle表:拆解报文,做出修改,并重新封装 的功能;iptable_mangle

raw表:关闭nat表上启用的连接追踪机制;iptable_raw

也就是说,我们自定义的所有规则,都是这四种分类中的规则,或者说,所有规则都存在于这4张”表”中。


规则由匹配条件和处理动作组成。


匹配条件

匹配条件分为基本匹配条件与扩展匹配条件

基本匹配条件:

源地址Source IP,目标地址 Destination IP

上述内容都可以作为基本匹配条件。

扩展匹配条件:

除了上述的条件可以用于匹配,还有很多其他的条件可以用于匹配,这些条件泛称为扩展条件,这些扩展条件其实也是netfilter中的一部分,只是以模块的形式存在,如果想要使用这些条件,则需要依赖对应的扩展模块。

源端口Source Port, 目标端口Destination Port

上述内容都可以作为扩展匹配条件

处理动作

处理动作在iptables中被称为target(这样说并不准确,我们暂且这样称呼),动作也可以分为基本动作和扩展动作。

此处列出一些常用的动作,之后的文章会对它们进行详细的示例与总结:

ACCEPT:允许数据包通过。

DROP:直接丢弃数据包,不给任何回应信息,这时候客户端会感觉自己的请求泥牛入海了,过了超时时间才会有反应。

REJECT:拒绝数据包通过,必要时会给数据发送端一个响应的信息,客户端刚请求就会收到拒绝的信息。

SNAT:源地址转换,解决内网用户用同一个公网地址上网的问题。

MASQUERADE:是SNAT的一种特殊形式,适用于动态的、临时会变的ip上。

DNAT:目标地址转换。

REDIRECT:在本机做端口映射。

LOG:在/var/log/messages文件中记录日志信息,然后将数据包传递给下一条规则,也就是说除了记录以外不对数据包做任何其他操作,仍然让下一条规则去匹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iptables 防火墙 - 四表/五链、数据包匹配流程、编写 iptables 规则 1.Linux 防火墙基础...
    王贰拾IT阅读 527评论 0 3
  • 详述iptables五链 防火墙程序是工作在内核的TCP/IP的网络协议栈的框架之上,通过网络过滤可以实现入侵检测...
    Net夜风阅读 925评论 1 1
  • Linux防火墙详解 本文参考了《Linux就该这么学》、《鸟哥的Linux私房菜》、《RHCSA/RHCE红帽L...
    韧心222阅读 812评论 0 2
  • 防火墙的分类 包过滤防火墙 代理服务型防火墙 网络资料重点 一、总结下防火墙的实现原理: Netfilter在TC...
    海0_0滨阅读 238评论 0 1
  • 1 安全技术和防火墙 1.1 安全技术 入侵检测与管理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
    随便写写咯阅读 2,463评论 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