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四)

第五章

什么是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1)劳动产品

(2)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3)可以用来交换 

什么是信息商品?

信息商品是指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信息产品。

信息产品

(1)以信息为原料

(2)是信息劳动的结晶

(3)满足信息需求为主 

信息产品与物质产品的区别

(1)从投入的劳动来看;

(2)产品中信息含量与物质含量的比重;

(3)从需求的角度来看,人们主要利用物质属性还是信息属性。 

信息商品:物质载体 信息内容

信息商品的信息特性:

1、非物质性

信息商品的内容(信息)不能脱离物质载体但独立于物质载体。

2、消费无损耗性

信息商品在使用和消费中,使用价值和效用不会消失(价值量),有效时间内可以多次使用和多次买卖。

但由于同源产品的出现以及信息商品的时效性,其无形损耗尤为突出。

3、非占有性(共享性)

在消费和使用中表现为载体的转换,信息内容不会因此而损耗,经过市场交换后,结果不是独占,而是更广范围内的共享。

4、体验式商品特性

搜寻商品:是指商品的特性可以通过用户在购买时的直观感觉就能辨别的那类商品。

经验商品:是指消费者只通过产品名称和包装等外在信息很难对商品的质量与性能有准确的判断,必须通过体验才能确定其价值。

信息商品的经济特性:

1、外部性

外部性:当买者和卖者之间的交易直接影响第三方时,这种影响就叫外部性。

外部效应: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不仅给直接消费者和生产者带来了收益和成本,还给其他人带来了收益和成本。

正外部效应:除带给直接生产者和消费者受益之外,还增加了社会其他成员的受益;边际私人效益小于边际社会效益。

负外部效应:除生产的直接成本外,还“强加”了外部成本给社会其他成员;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

本质:私人效益≠社会效益;私人成本≠社会成本

2、网络效应

分为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

直接网络效应由互联需求带来的网络效应;

间接网络效应与互补产品有关。

3、准公共物品性

私人物品、公共物品

排他性、非排他性

竞争性、非竞争性

4、规模经济和自然垄断

5、不完全性与非对称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PRINCIPLES OF ECONOMICS7TH EDITIONN. Gregory Mankiw[美] 曼昆...
    JackyBA阅读 1,407评论 0 1
  • 一、定义 外部性是指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的影响。 PS: 私人成本≠社会成本 私人利...
    mimiiiii阅读 2,059评论 0 0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122评论 0 4
  • 公元:2019年11月28日19时42分农历:二零一九年 十一月 初三日 戌时干支:己亥乙亥己巳甲戌当月节气:立冬...
    石放阅读 6,93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