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孔子的箭术

一、射箭是君子修养的必备素质

儒家对射箭有特殊的重视,能否射中靶心,不取决于武艺,而取决于道德。一举一动要合乎礼仪,内心和身体都要端正。儒家相信通过射礼能观察人的品行,射箭有端正人心、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关乎国运。


二、射箭被赋予深刻意义

周朝,射箭本领高于一切,箭术是当时很实用的技能。因为文武不分,所以平时是士,战时就变成兵。
孔子一生致力于复兴周礼,他教授的“六艺”各项课程都是以周礼为基础,主要讲的是“礼”。但是周礼和社会越来越没法合拍,汉唐以后,务实的“礼”逐渐被务虚的“仁”所替代。


三、古代也曾“禁枪”

孔子时代,弓箭可以成为私人物品,政府并不禁止。但造成了社会治安隐患。历代都曾有过禁止民间拥有武器,但代价就是没法应急。

四、思考题

子曾经曰过:丢了官就该赶紧穷掉,死了就该赶紧烂掉。仅看字面,你觉得孔子是什么意思?

——望文生义,我猜字面上的意思是:当官自然富有,既然丢了官,就不配再有财富;死人是没用的,人死了就该给活的人让道。——但我想,字面意思,与真实意思往往不一致。就像我们日常QQ聊天打字和语音,表达意思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文字是高度抽象的表达,特别是记录语言内容的文字,离不开当时说话的具体背景、情境和细节,经过多年的流传,剩下来的只言片语,让人难以揣摩。再加上汉语的语言特性,它是诗的语言,朦胧而缺乏准确性,我们现代人再看古代的文字,就更加难以获得确切的含义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