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今年是互联网盖棺定论之年。互联网的全部模式,穷尽起来有且只有三种:第一种,单边网络(Consumer-only Network);第二种,双边网络(Producer-Consumer Network);第三种,多边网络(Consumer-to-Consumer Network)。过去二十年,第一种模式的代表是百度,第二种模式的代表是阿里巴巴,第三种模式的代表是腾讯。
互联网做的是“连接”,最早的、最容易被大家理解的场景就是连接人和信息。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三大门户兴起。
门户模式,上游整合新闻生产,下游通过品牌吸纳流量,有了流量就投放广告变现。商业模式一个公式归纳就是:Revenue = PV * CPM。
直到百度出现。百度的搜索模式,把上游的成本极大压缩,用互联网爬虫免费抓取大量信息,下游仍然是通过品牌建立流量垄断,但是把浏览变成了搜索,让用户主动表达信息需求,大大提高了广告匹配的精准度,使得点击广告成为了可能。商业模式归纳为数学公式就是:Revenue = Search * CTR * CPC。
商业的本质:利润 = 变现 - 成本。百度的模式,上游成本更低,下游变现效率更高,是比门户更为“挣钱”的模式。
百度的模式,其上游是尽在掌控的,下游是需要通过持续努力才能留在自己的流量花园里的。留住流量的方法就是不断改进上游信息抓取和萃取机制,建立大数据壁垒,改进搜索算法和精准度等用户体验。稍有不慎,这些流量就会跑到别人家去。
单边网络的网络效应是较弱的,所有的流量都靠着百度这个中心点进行连接和粘着。
单边网络的启动也是三种网络里面相对而言最简单的。当上游的大数据获取的技术优势、信息量优势不再,而下游的流量花园面临着互联网人口从浏览器向手机App大迁徙的移动互联网浪潮的洗礼时,百度没有能够及时抓住时机,抢占移动互联网新大陆,在新大陆上建立自己新的流量花园。
留下了一个空白期。张一鸣的今日头条趁虚而入,抢占了移动互联网这片新大陆,通过今日头条等一系列App,占领了市场。
头条的网络结构,和百度是一样的。上游低成本大量抓取内容,下游的用户体验则改为更符合移动体验的推送。下游用户体验从主动到被动的改变,可能是阻止百度抢滩移动新大陆的关键因素之一。相比而言,电商的“买买买”和IM的“聊聊聊”的基本体验则比较有延续性。
今日头条的估值,大约是百度如果成功抓住移动互联网应该增加的估值。今天,阿里巴巴估值千亿美金,腾讯估值千亿美金,百度和今日头条加起来,估值千亿美金。
张一鸣的饭,看来有一大部分是从李彦宏的饭碗里抢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