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常听戏文里,唱抗倭将领辛弃疾,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贾宝玉,还有黄梅调里的七仙女。于是,乡土便成了我发挥想象力的重要道具,长戟战马成排,飞禽走兽各异,还有惟妙惟肖的红楼人物,生动鲜明。在自言自语的对话中,这些人物活了起来,这些鸟兽赋予了灵性,生杀大权全由我这个无名小辈来抉择。
伴随着松涛阵阵,溪涧淙淙,在老水牛的哞哞叫声中,我长成了一个玲珑少年。读书厌倦了,便会一个人借故上厕所,偷偷遛出教室,到后山的一个小池塘里捉青蛙和鱼虾。
池塘边是一条竹林小路,肥沃的土壤里,滋养了许多奇花异草,放眼望去,格外清新脱俗,一阵阵扑鼻的花香沁醉迷人。玩累了,就躺在路畔的青草地,乡土的气息,缠绕在似梦的年轮,听四周阵阵的松涛奏响自然的韵律,智慧的杜鹃也凑过来,于枝头上有节奏的啼叫,在山岭的静寂衬托下,显得格外动听悦耳。温暖的阳光,恬静的竹荫下,你分明能听到,竹根在泥土里滋长的响动,整个山林被春天唤醒了,焕发着一派生机盎然。
还记得有一年,小舅舅从南京回来了,把自己这几年在城市打工赚来的钱,用作建砖窑,烧制土砖,二舅说,小舅舅要建红砖大瓦房,给我娶一个小舅妈回来。我高兴的合不拢嘴,在院子里一边跑一边高喊着,小舅要取小舅妈了!小舅要娶小舅妈了!建造砖窑除了需要坚固的石头,还要准备水泥、砂石和钢筋。大概半个月的光景,砖窑建好了,二舅和村里的几位壮劳力,从山上伐了很多树木,肩挑下山,经过几天的辛劳,一捆捆木材,堆成了山。接下来就是把大山深处最好的泥土运到村里,同样是肩挑,一堆堆的新鲜泥土,被倒在院子里,而这边请来一起制砖的工人,把模具放在案板上,不一会,一块块砖坯子,就整齐划一的摆在了院子里事先准备好的空地上,大概要多少砖坯,都是先前算好数量的。选了一个动土烧窑的好日子,鞭炮声一落,起窑烧砖,一捆捆木材被扔进了砖窑里,点火烧窑,起初是浓浓的白烟,熏的整个后山浓烟四起,很多后山的牲口都吓跑了。不一会,烈焰染红了烧窑人的面颊,红扑扑的,就像喝醉酒一般通红。
经过很多天的额烧制,终于一块块红色的砖,整齐的码在了新房地基边的空地上。红砖房盖起来的那一天,全村人都过来看,引来许多羡慕的眼光,二舅说,这是全村第一家红砖瓦房,过去盖得大多是土坯房,因为不懂烧制的方法,也没有那么多钱去盖这么好的房子,小舅舅这几年在外地打工挣的钱,才想着盖和城里人一样的砖瓦房。
小学三年级下半年,我告别了方大庄,离开了这片神奇的土地,父亲领我走的那天早晨,我哭喊着要把一个用泥巴捏制的手枪带上,那是大姨家的运子送给我的,算是临行时为我践行的礼物。一家人目送我们出了村口,我留着眼泪,不停的回头看着运子,依依不舍。
后来,这把泥捏的手枪开裂了,断掉了,就把它砸碎了,放进了小舅舅送给我们家的一盆兰草花里,用家乡的泥土,善待这盆来自家乡的兰草花,兰草花,开的特别清雅,馨香扑鼻,也算是一种对家乡深深眷念的寄托吧!
再后来,家乡的亲人,一个个都先后离世了,一眨眼,阔别家乡已经有25个年头了。前些年,偶尔还会收到家乡亲人的来信,我都会询问他们家乡的变化,后来有了手机,有了微信,就在微信上聊家里的变化,据说儿时的方大庄子,已经不复存在了。都被国家占地,全村都被迁到了新农村,老宅子都变成一片荒芜了。清塘埂还在,大塘,竹园,都被炸山修路填平了。听起来,有些许的失落,但时光如梭,时代变迁,这也算是家乡的一种进步,至少都用上了现代化的电器,村与村之间,也修起了宽敞洁净的水泥路和柏油路,也算是国家扶贫工作卓有成效的显著体现吧!
从前都是人拉肩扛,耕地全部是靠牛使劲,人扶着犁铧,亦步亦趋的往前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挑稻谷机米,要走几十里山路,男劳力都是身挑上白斤的挑夫,穷的连电视都买不起,据说全村最早的一部电视机,还是二舅从外面打工回来买的。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山岭,农村掀起了科技致富的浪潮。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山民们的心坎,一条条大路修起来,通向四面八方,应四方来客;一台台拖拉机开进村,耕地全部是机器操作,亩产也显著提高了;一辆辆小轿车开进家,媳妇娶进门,再也不会因为穷而娶不起媳妇了。家家还装上了电话,每个人,都学会了微信聊天。刘冲村,方大庄子农民学会了开荒山,种果木,山坡山种满了板栗树,前些年,舅舅家收成很好,还从老家给我们寄回了几箱板栗过来,妈妈用它来做板栗炖草鸡,味道可好吃了。
这几年,据说又栽上了梨树,那时节,如果能回一趟家乡,该有多美啊!三月里,满山的梨花飞雪般的飘落,清新的空气,淡雅的花香,不论是如茶还是作画,都是绝妙的仙境。
乡土,不再像从前一样贫瘠,它在时代的旋律中,被激发出无限的潜能,据说,现在国家正在刘冲村附近兴建光伏发电,用不了几年,刘冲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穷乡僻壤,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期待着,若干年后,荣归故里,依然可以像童年时候,依然可以听见看见大山腹地的鸟语花开,依然可以躺在清塘埂,感受着夏日的微风拂面,这一刻,我仿佛听见远处传来一首儿歌:“山高高,水长长,放牛娃儿上山岗,东山奔,西山闹,灰鼻子,灰脸,朝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