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我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子, 被别人形容成怎样, 或许正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昨天的一件小事, 朋友发来一张截图, 是他与我们前同事的群聊记录. 之所以朋友截图给我, 是他们在聊天中提到了我. 当我看到前同事们问起我, 我的这位朋友告诉她们, 我在清迈. 前同事们一边惊讶一边羡慕一边疑惑, 问这个朋友, 我在清迈做什么? 我这个朋友的回答戳中了我.
他说, 哈哈哈哈, 啥也没有做, 每天逛吃逛吃的.
原来我在他看来, 是这样的状态.
真的是这样吗? 也许不是真的, 但这也许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 这正戳中了我的害怕.
害怕说不出自己“在做什么”, 害怕在别人看来, 我什么也没做.
也许是我们都习惯了以产出来论付出. 产出也不能是形而上的, 需要有“功用”, 最好是能量化它的经济价值. 如果你在一份工作里, 那工作就成了最理直气壮的答案. 同理还有, 如果你家有个娃.
在和H的聊天里, 我提到这种苦恼, 我回答不出“我在做什么”的这个问题. 她连连点头, 说她特别懂. 很多时候我们在做什么呢? 也许统称他们为“自我探索”.
也许是在发呆, 也许是在思考一些事情, 发散一些灵感, 也许是在琢磨一些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的来由. 也许是在散步, 在瑜伽, 在跟朋友打长电话, 在收拾房间, 在听播客, 在做手工, 在上一时兴起的课程, 在写突然有感的日记, 也许在搜索一些信息, 在摄取一些零碎的“知识”, 在写写计划, 也许在投大概率石沉大海的简历.
也许在给学生上两节课, 也许在做着兼职工作需要的封面图, 也许在剪辑视频, 编辑照片.
或许只有相似的人, 或者过着相似生活的人, 才能理解这种说不出做了什么的苦恼.
不如, 我坦然接受, 以后就都这么回答, 一天天 我啥也没做, 活着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