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会有某一天或某一时刻,你希望永远没有过,或者像游戏作弊一样,这一关可以“跳过”。对我来说,2021年8月23日就是这么一天。
头脑中有时会缺少某种意识或认知,你希望永远都在,或者至少在关键时刻要“灵光乍现”一下。对8月23日晚上六点的我来说,我希望是安全意识——生产安全意识不可少,生活安全意识更是必要。
那天晚饭后,夫人说要在电脑上加个班,建议我和儿子们可以出去玩玩。散步?骑车?这个暑假开始的时候,给两个儿子各买了一辆山地自行车,他们都特别喜欢骑。特别是小宝,很想骑。好吧,骑车。去哪?我说市民公园吧——一致通过。骑到一半的时候,风大了起来——我想要不要回去,像要下雨,想想夏天的雨来的快去的快也没多大关系,就领着他们继续骑。到了扬州路口的时候,毛毛雨开始了。过了半泾河之后,更大了,我就准备躲雨。市民公园虽近了,但这一边没啥地面建筑,大剧院在路对面,当中还有隔离带,也不好过去——诶,想到市民公园这边有地下车库,“我们去地下车库吧”,我就带他们到了地下车库。因为怕有汽车出来,我就带着点刹车骑在前面。谁知我刚骑到地下层的地面,就听到“砰”的一声,有自行车倒了。
我停车,回过去一看,是小宝,人和车都摔在了斜坡最后转入平地的前面两三米墙边。他哭了起来。大宝在后面推着车,看弟弟这样也哭起来了。等我过去看时,左手手腕明显折断了,右眼眼眶上面也撞了,肿的异常厉害,估计拱起有一公分半的样子。应该是哥哥的头盔不配引起的——当然,如果不戴头盔,那会更加不堪设想。我抱着他靠到墙边,打电话给夫人,让她开车来接我们去医院。
在太仓人民医院急诊部,医生一看,就建议转上海,用绑带简单固定了左手,然后做了手部X光片和头部CT之后,救护车来了。大约晚上9点,我们进入了上海儿童医院泸定路院区的急诊室。骨科、神经科的当班医生都来会诊了,因为太仓的X光片和CT清晰度等不够,还是重新都做了一遍。神经科医生问了小宝姓名、年龄等,他都是能回答的。骨科医生让他左手举个大拇指,他只能举一点点,让他其他手指伸平,他也只能伸一半——医生说是估计神经被断骨压迫了。因为怕头部有内出血等更严重的情况,他们让小宝先去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观察两三天,确保颅内问题过了危险期,再做左手的接骨手术。左手的尺骨、桡骨都是粉碎性骨折,而且断了靠近手腕的生长骨,如果恢复不好,甚至可能左手前臂无法正常生长。
整个过程里,夫人多次流泪。小宝倒是很坚强,除了开始哭了,后来一直停平静的。我虽有不忍,但基本没流泪,除了在急诊室里等着的时候,跟他说:
“小宝,对不起。我们进了车库应该推着车下去的,对不对?”
他点点头。
“那你原谅爸爸吗?”
他又点了点头。那一刻我忍不住了,把头转了过去。
接下来的几天,有时会脑补出意外的那一幕,有时会下意识的用右手抓住自己的左手腕,似乎能感受到小宝的剧痛。回想这个过程,可能小宝觉得好玩,一开始就没刹车,在长长的斜坡直道后,他已经无法控制自行车转入进入平地。他车头是往右弯了一些,但无法避免先撞墙,再落地。撞墙时,因为头盔是哥哥的电瓶车头盔,带子有些松,所以头盔边缘的硬塑料壳撞了右眼眶上。所以产生颅内骨折,内出血很多。如果是像摩托车头盔一样全包的,或者比较好的自行车头盔外圈也全是泡沫塑料的,就会好很多。左转,右侧撞墙,然后落地时,下意识的用左手撑地,就造成了尺骨桡骨骨折。
不幸中的万幸,经两天观察,颅内清淤和少些积气应该能逐步自动恢复,眼睛、颈部都没有问题,8月26日上午就做了左手的手术,9:16进入麻醉室,11:06经复苏室出来了,又回到SICU病房。
教训惨痛,经此一事,我已是一个实锤的不合格监护人。为了尽量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为了这个世界少一些不合格监护人,总结以下一些教训:
1/ 遵纪守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第1、第2项就规定了“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 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2. 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现在想来,每个法条,每个法律用语背后都是有深刻的道理,甚至是沉痛的代价的。所以就算孩子自行车很溜了,在12周岁之前,还是不要让他骑车上路,除非在一些足够安全的公园步道、内部场地。
2/ 不能大意、过高估计孩子的能力。小宝虽然平地骑车很溜,但是这种大长坡他是没有经验的,所以风险陡增——但当时我根本没想到这个问题。可能心里默认他会像老大一样刹车吧。
3/ 头盔要选择质量好、够安全的,而且要正确、合适地佩戴。
对于市民公园的地下停车场,包括所有地下停车场,建议都要有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出入的警示标示。另外市民公园现在这个入口进出都在一个通道,而且当中没有隔离,转弯处也缺大凸面镜,本身也是有隐患。平安太仓,平安人生,都任重道远啊。
(从8月25日深夜写到26日傍晚,从宾馆写到手术室外又写回了宾馆)
8.26 夜 追记:
主刀医生是焦勤主任医师。术前沟通,医生说多数孩子这种情况是能完全恢复的。术后一直没有碰到医生,不知道今天能否转骨科病房,一直快到5点了,麻醉科医生在SICU门口跟我们说了几句,术后情况不错,小宝也不哭闹,保险起见,就明天查房后再决定是否转去骨科病房。总算放心多了。
9.7 夜 补记:
9月3日上午出院回家了。眼眶周围淤青基本都退了, 眼白里的血印也消得差不多了。现在小宝就一直待在家里,也不能上学。还好一年级简单,白天亲公教一些,晚上夫人和我教一些。昨天和他看了同学们上学的照片,问他是否很想去学校,觉得一直在家里太无聊了。他说:“没有啊,在家有很多玩的,也不用去上学,多好。”呃,为父有些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