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炕的情结

清明回家祭祖,感慨万千。晩上与大哥同睡土坯火炕,更勾起我无尽的思絮。

晚上,大嫂给我拿来了小尿盆儿,大哥给我在炕头儿放上一碗水,说是睡火炕囗干,晚上湿湿嗓子。躺在火炕上,暖流传遍全身,儿时模糊的记忆又在脑际闪现。哥比我大四岁,今年七十有二,生于建国前,是火炕养育了我们。

岁月流逝,日月轮回,几经风雨沦桑,虽然我的记忆已经被时光的风雨剝蚀的模模糊糊,但那暖烘烘的热炕头儿,却永远刻在了我的记忆里。据考证 : 追寻白洋淀这个小水村何家庄的历史,自明朝万历年间以来,火炕就伴随到如今。火炕是咱的安乐窝儿,火炕是养育咱的基石,火炕是咱的主心骨。每当我回到老家,总想在炕头儿上跟大哥多睡上几宿,找回那小时候的快乐时光,闭上眼睛,火炕的情结不知怎么和我栓的那么紧。
如今虽然住上了楼房,火炕的岁月,是我永远也作不完的梦,它将永远温暖着我的人生。

躺在被窝儿里,又与大哥回忆起童年的趣事: 那睡前在被窝里嬉戏打闹的情景,那在煤油灯前光着屁股在墙上照影子的乐趣,妈怕我冻着了,拿着笤帚疙瘩吓唬我,让我快睡觉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回忆那已经记忆模糊的歌曲,大哥记起了两首歌,大约也是五六十年代的了,他哼了几句,也记不全了,可我总是觉的熟悉又亲切。

一首大约是 : « 勤俭是咱们的 传家宝 » ;
另一首大约是 : « 社员是个向阳花 »。
也不知道深夜几点钟了,我们哥俩才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

    1. 5 清明节
      何树康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通过看书,听老师讲课画导图笔记,再临摹老师的导图。发现自己,在画导图时重点的归纳欠缺,导图的布局不够紧凑,持续的学...
    Annie205阅读 29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