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读书三年,我决定做读书分享

三年前一场病让我有了死里逃生的感觉,仿佛被什么击中了一样,内在的自我开始觉醒,心底一个坚定的声音说:生命如此短暂又不确定,不能再去浪费时光了。

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而浪费生命是可耻的。

于是,我开始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好好读读有意义的书。好些年没看书,更别说高高在上又缺乏趣味性的经典了,为了让自己能够静下来,我开始描字帖,选取古诗词或名家散文。慢慢地,终于能长时间坐住了,我开始读书。

读什么书呢?

第一本开始看的书已经不记得了,只是跟着自己的心走,条件只有一个:经典。经典不代表畅销书,而是那些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足迹的书,所谓经典不是因为畅销,而是源于它能反映现实、关照人性,给予人以启迪、以抚慰。

顺着这个思路,我一本本地读下去,平均每天都能至少读2、3个小时,到现在竟也坚持了三年。

慢慢地,我有了自己的独家书单,不再人云亦云,甚至读的很多书市面上很难买到。

白岩松曾经说过:读什么书,就是一个书找书的过程。看到这句话,我不免会心一笑,我想每个潜心读书的人都深以为然。

当自己拿到一本书的时候,也许是书中提到的一个人、一个典故、另一本书,甚或只是某句话突然打动了自己的心,然后顺着这份着迷或是一份困惑、一份好奇,你就不由自主地踏上了寻找下一本书的心灵之旅。

我现在在读的是西方哲学史。读了很多书,我有了构建知识体系的宏大愿望。我想,哲学史、思想史是人类文明形成过程中最底层的逻辑。

下一步,我会去系统看看世界史。因为,我相信,只有对于大的时代背景及时代情绪、时代主题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再去看文学等经典,或者只是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才会有更层次也是相对更真实的认识与理解。

我能坚持认真读了三年的书,基于一个形而上的追求:全力以赴地、一步一个脚印儿地变成一个对这个日新月异变换的世界有更深刻认识的人、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更好的人。


书读多了自然有了分享的欲望。

但是,我却迟迟没能下笔,原因是我觉着自己的积累还不够,输出的内容也只能是浅薄的,直到我看到那句话:阅读经典是与伟大灵魂的对话,而写下感悟则是与自己灵魂的对话。

我想,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和内心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对话,总结一下心得体会,给自己一些鼓励或安慰,这是善待自己的最好方式。

当然,更希望在这个读书之旅中,能遇都同行的有缘人,我们一起分享,共同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