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问西东这句话来自清华大学校歌中的“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有人说这部电影煽情过度,在电影院的时候,我抹着眼泪暗暗的说,我还真就吃这一套
简单的说,四个故事的主角都是与清华有关的年轻人,他们也都面临了自己生命的选择
吴岭澜想转去自己更喜欢的文科,但是内心很挣扎,因为最好的学生都读实科
沈光耀想要投军报国,但是母亲执意不从,他在忠与孝之间拉扯
陈鹏毕业后要去大西北工作,但他放不下心中的爱人
张果果遇到一对生了四胞胎的夫妻,他想帮却不敢帮,担心惹麻烦上身

影片中有句话叫做: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内心,无问西东
其实这部电影是在讲年轻人的,或许我的泪点也是在这里被戳中的
我来自山东,一个高考压力很大的省份
在上大学之前,那些进入大学的学长学姐们返校分享交流,他们站在讲台上,告诉我们,上了大学你们就会发现,和别人相比,你们除了学习刻苦,一无是处
但是很抱歉,我连学习刻苦这个优点也丢了,所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坚信着我一无是处
进大学后,打死也不想学习的我加了三个社团,并且在心里暗暗立下志向要认真的做,一定要留下做社团中层
想起一次等策划等到夜里两点,舍友呼呼大睡,我坐在床上,盯着电脑,不停地揉自己的眼睛驱赶困意
寒假的时候去东北实践,自己揽下了买票的任务,用了一下午在春运的浪潮中抢了32张火车票
而颇感讽刺的是,终于到了一年后的留任的时候,我却选择了退出社团,放弃了做中层的机会
其实在社团中,有很多很难忘的时刻
和同学一起做志愿者,在街上去向路人劝募,被拒绝,然后彼此鼓励安慰;感恩节活动中做主持人时的紧张和开心
但是最后,我还是决定退出社团了,因为内心的热情在熄灭,我自己也在渐渐回想,当初我加入社团时的初心是什么
想了很久,发现答案是没有初心
当初别人说:“大学里除了社团就是学习”,而我不想在枯燥的书本中耗着,就选择了社团
等我想明白了,就选择了退出
我相信社团的创立也是为了带给学生们更精彩的生命
但是我的心被忙碌和功利占据了,需要退出来静静,否则,我的心会很空

电影中,吴岭澜曾经对他的学生说过一段话:
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有段时间,我远离人群,独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应该怎样度过?
某日,我偶然去图书馆,听到泰戈尔的演讲,而陪同在泰戈尔身边的人,是当时最卓越的一群人(即梁思成、林徽因、梁启超、梅贻琦、王国维、徐志摩)
这些人站在那里,自信而笃定,那种从容让我十分羡慕。
而泰戈尔,正在讲“对自己的真实”有多么重要,那一刻,我从思索生命意义的羞耻感中,释放出来。
原来这些卓越的人物,也认为花时间思考这些,谈论这些,是重要的。今天,我把泰戈尔的诗介绍给你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后来我申请了一个公众号,起名字叫做,那个年轻人
这个名字起源于李宗盛的《山丘》,里面有一句歌词:“尽力却仍不明白,身边的年轻人”
我希望像我一样的每一个年轻人,都能明白自己的心

大二是我逃出体制外的一年,进入大学后,我发现自己听到了太多的声音了,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去做,社团也是,学业也是,有些时候你不得不说自己做的并不开心,但是你还是要坚持继续做下去,因为那些可以望的到终点,在手中握得住的东西能够给自己带来安全感
而我想放下安全感,在那个被计划和安排好的道路上逃出来
后来做公众号,读书,认识陌生人,做更真实的自己
就像无问西东里那位空军军官对于台下的大学生们说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实、正义、无畏和同情
在电影的最后,四个人各自做出了自己生命的选择
那一刻,他们听从己心,无问西东
那一生,他们用自己的真实、正义、无畏和同情连接了四代人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