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天天长大,对世界开始有了自己的认知和判断。作为家长,如何教导孩子做事有责任感,做个有责任心的好宝宝呢?
适当交给孩子一些任务,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让孩子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励孩子认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给予指导,但是不要过多干预,一定要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
教孩子从家庭日常小事做起,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及能力,向孩子布置一些任务,并检查他完成任务的情况,使他认识到自己是有责任在身的。不论是什么任务,家长都要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给孩子说明白,使他意识到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将它做好。例如对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就可以要求他自己叠被子,整理自己的玩具、图书,每天饭前摆放全家用的餐具等,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孩子做事的责任心。
正面教育为主,鼓励孩子做事
有始有终
家长要坚持正面教育,对孩子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孩子的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另外,因为孩子年龄尚小,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这都会对孩子持之以恒的做完一件事有所影响。当孩子完成一件事后,家长要给予积极公正的评价,并善于用语言教育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鼓励孩子继续完成他应该完成的任务。告诉孩子只要努力去做就好,同时还要教他今后应该怎样做,要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所在,帮助孩子养成积极、认真、严谨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培养孩子对自己言行负责的态度。
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孩子责任感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在人际交往中观察、模仿他人责任行为的一个学习过程。父母就是孩子经常接触、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日常生活中,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最深,父母的责任感会通过生活小事传递给孩子。
责任心的培养,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工作,生活的态度和责任感将成为孩子良好的学习榜样。除此之外,当孩子稍大一些,父母可以偶尔与孩子谈谈自己的工作和处事方法,把自己完成一项任务后的感受和成就感传达给孩子,使孩子能感觉到有责任意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培养起孩子的责任心。
家长要坚持正面教育,对孩子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孩子的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喜欢今天的文章,请给我们点赞,并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吧,你还有哪些想说的,欢迎写留言和我们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