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粮食,俭以养德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平日里,我们感到饿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要找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吃。当我们手上捧着这碗白米饭时,是否能想起手中的白米饭来的是多么不容易?又是否能想的这是农民伯伯在烈日当空下辛勤耕耘的劳动成果?

  粮食是民生的根本。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提高,我们过上了不愁吃穿的日子,生活日渐美好。但是在即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刻,我们遇到了一大难题——舌尖上的浪费。近年来浪费现象日益严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家粮食局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生产的粮食都有35%被浪费,其中餐饮浪费就高达700亿斤,已经接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根据有关专家的估算,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约有2000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多口粮了。这凸显的是就餐者的暴饮暴食、讲排场、比阔气、铺展浪费和腐败等行为。

  这让我不由想到我们学校的食堂,尽管食堂显眼处张贴着节约粮食的标语,但是浪费现象却丝毫未减。在食堂内,很多学生的餐盘上都打满了许多饭与菜,但是很多时候都是剩下一部分米饭没吃完,有时甚至仅仅把菜吃完后直接把饭倒掉。每日都有剩饭剩菜堆积满几十个大胶桶。这真是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国之栋梁,我们更应该提高自身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节约的意识,珍惜爱护食物,拒绝浪费粮食。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近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袁隆平爷爷在采访中说过:“一粒粮食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也能够绊倒一个国家。”回想起中国饥荒年代,那个时候是食不裹腹,人们常常过着是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常常还念叨着:中国什么时候能够端起一碗饭呢?有多少人都是以树皮、草根为食,导致营养不良呢?如果我们再一味地浪费粮食,毫无节制地挥霍,我们国家很快又会回到那个连一碗饭都端不起的饥荒年代啊!再看看现在,全世界任然有差不多8亿的人在忍受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大约有500多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有关营养不良的疾病。看到这些数据,我们更应该要珍惜粮食。

  一粒米,十二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俗语说:稻成熟,要过八十八道手。可见米饭的来源是十分不容易。要经过挑种、育秧、插秧、施肥、灌溉、除草、杀虫、收割、脱粒、晒干、碾米、煮饭等工序。一粒米当思来之不易,更何况一碗饭呢。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二首•其二》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凡是开明的国家,只有勤俭才能走向繁荣昌盛,奢华必将衰败。勤俭节约,是对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粮食创造者的尊重,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粮食不是从天而降的,我们要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节约粮食,要从自身做起,吃多少就拿多少,不扔剩饭剩菜,不偏食,不挑食。

  一碗饭,当敬畏来之不易。我们要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一、遏制浪费迫在眉睫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的...
    兴时态_198812阅读 929评论 0 1
  • 第一篇:节约粮食 吃着香香的米饭,吃着可口的菜,我不知不觉得想起《悯农》这首古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
    林小六爱简书阅读 1,491评论 0 4
  • 今天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粮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这个世界没有粮食,不可想象人们怎么生存下去。曾记否,在...
    山水凡人阅读 263评论 0 9
  • #世界粮食日# 今天是“世界粮食日”。虽然国家富裕了,衣食无忧,但仍应该提倡节约粮食。 国家倡导...
    a9541e86e6b1阅读 311评论 0 0
  • 渐变的面目拼图要我怎么拼? 我是疲乏了还是投降了? 不是不允许自己坠落, 我没有滴水不进的保护膜。 就是害怕变得面...
    闷热当乘凉阅读 4,346评论 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