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已经心有所属。这也是我为什么写这个题目的缘由。
星期一的质量抽测考试,今日成绩已出,我班的卷子是让人捎回来的。
打开卷子,一张张翻开,翻过去,忽然眼前一亮“46分”,不是生气,而是惊喜。仔细观察此生试卷,首先看他的计算题,看着虽为数不多的对号,我知道孩子已经尽力了,八道口算题,对了六道,值得兴奋,我是,学生更是。
这个学生,原来的考试是垫底,能上二十分就已经很知足了。而今他考了四十六分,已经超越了以前比他好的好几个学生。
学生有学生的差异,记得去年有个学生,填空题得了一分,我都高兴的不得了,为孩子得一分而高兴。因为这一分对孩子来说是很艰难的。
再往后翻,翻到了三个100分,我也很高兴,我竟然没有那个46分来得更激动。因为他们考一百分,也在我的意料之中,他们得一百分的可能性比较大。
一个孩子的进步不是他考了多少分,而是他和他原来的自己相比进步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