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务系统查完期末成绩后,我知道,我的大一生涯彻彻底底的结束了。我问自己,这一年里,我做了什么?和未上大学前对比,我是否有所改变?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我看来,大学就是个微缩的社会,不管你愿不愿意,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改变。
最容易察觉的变化,便是在着装上。以前的自己,最不喜欢的便是裙子和短裤,上了大学后,拜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变化无常的天气所赐,暴雨天穿长裤外出绝对是一场灾难。我开始慢慢的有了自己的穿衣风格,不会再像以前那般觉得舒适便可,开始学会在不同的场合穿上相应的衣物,开始学着接受穿裙子的自己。如果说上大学前的自己是个大大咧咧的假小子,那么上大学后我开始变得稍微沉稳一些。
最近和高中好友相聚,听到最多的抱怨是和舍友相处的不和睦,她们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生活习惯相冲突,有的是因为性格不合,有的更简单粗暴是因为对对方第一印象很差。对于这林林总总的抱怨,我不置可否,因为刚刚步入新的世界,有摩擦有冲突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我们总是要学会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我很庆幸自己并没有遇上过于极品的舍友,我的舍友们都很好相处,虽然偶尔会有小摩擦,但是把问题挑开大家一齐解决也就没什么了。大学与中学最大的差别在于,不会有太多的约束,没有老师追着你要交作业,也没有父母整天的念叨,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得靠自己。可能因为自己身为家中长女,独立惯了,所以也没觉得到了大学有什么不适应的。我会一个人搭车出学校找在其他大学的朋友玩,一个人去听音乐系举办的音乐会,一个人驻扎在图书馆看书,也会积极参加社团和班级活动,和舍友一同去上课,和新结识的朋友愉快的聊天。
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会很迷茫,虽然我很喜欢自己的专业,但是对于“你这专业学完之后可以干什么?能找什么工作?”这类的问题我却哑口无言。因为我并未想到那么远,我一向奉行的原则便是活在当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是这一时候我却犹豫了。后来,还是我们系一位我很喜欢的老师点醒了我,她曾经说过这么一番话,“趁着你们现在还年轻,尽管大胆的去做你们想做的事情,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你们会逐渐失去追求一件事物的勇气。”所以啊,与其一味的烦恼毕业后要做什么,还不如好好利用大学这四年的时间,去做我喜欢做的事情。于是我参加社团学习吹箫,参与学校招聘会的工作,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写自己想写的文章,自己练钢笔字和书法……
我的大学时光还有三年,我想,我会努力去做一个更好的自己,不浪费人生这最后一段学生生涯。也许,在某个恰当的时刻,我会谈一场恋爱,也可能单身至毕业;也许,在某个冲动的瞬间,我会来一场独自的旅行,也可能扎根图书馆;也许,在某个美好的午后,我会悠闲自在的看书,也可能马不蹄停的忙于工作;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