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姐姐,谢美娟1982年出生,和我的年龄跨度有9岁。
所以我的出生以及成长都是由姐姐带大的。对我来讲是一种幸福,对姐姐来讲是一种遗憾。
为什么遗憾呢?
因为我的出生就代表着姐姐需要照顾我,就代表着姐姐没办法读书,只能辍学。
对于没有读书这件事,姐姐抱着一生的遗憾,甚至有时候开玩笑还会跟我提及,我内心也非常的愧疚。
我这位姐姐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对弟弟非常有爱,对母家非常孝顺,对自己的家很有经营的智慧。
1.对弟弟非常有爱
打小就是跟着姐姐一起长大,因为那时候父母亲特别的忙,也没空照顾我,所以姐姐走到哪我就跟到哪,就像一个跟屁虫一样,有时候姐姐会跟朋友一起去玩去看电影,我都会跟在后面,让姐姐烦的不行又甩不掉,哈哈。
15岁姐姐就辍学去深圳打工,那时候对我来讲真的不好受,因为一个情感的链接被距离所割断。
不过好在姐姐每次回来一定会给我带特别多好吃,也会带我去街上、镇上买衣服买鞋子,每次姐姐回来都能够让我感受到那股浓烈的姐姐的爱。
长姐如母,这位姐姐真的就像我的母亲一样照顾着我。让我在情感世界得到慰藉,得到补偿,姐姐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也特别谢谢她的付出。
2.对母家的孝顺
姐姐说起来其实一直都过得并不是特别好,毕竟一出生在这个家徒四壁的家里面,就没有享受过什么非常好的待遇,而且打小就要开始帮家里干活,煮饭,捡柴火。
长大了之后又要带我这个弟弟,当我稍微能走路稍微大一点,她又只能辍学去外面打工来补贴家用。
从15岁出去打工,到嫁出去之前这段时间的所有积蓄,都会拿回家给老爸,来应付家里的花销以及两个弟弟的学费。真的是非常的辛苦,我都无法想象这位姐姐是如何熬过那段时光。
说是对于弟弟的爱,对于这个家的孝顺,但无法磨灭的是姐姐她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梦想需要去追逐,但因为这个家,我相信姐姐放弃了非常多。
姐姐哪怕是嫁出去也常常回到娘家来帮忙。每年初一或者初三必定会带着一家子回到娘家来热闹,来看望娘家,给我们家带来了非常多的欢乐。
每次一回到家里面扔下衣服和包包,就开始帮母亲做点家务活。
从小到大,从嫁出去到现在年龄接近40,姐姐在家里的地位,在家里的角色一如既往没有变。
她还是那个长姐,她还是那个女儿,她还是家里的重要帮手。也许姐姐也习惯了这样的角色,也习惯了这样的付出,但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姐姐对这个家所做出的贡献,姐姐为这个家所做出的牺牲。
3.经营家庭的智慧
姐姐嫁给了姐夫之后,也算是一种生活的转变,姐姐本来就是一个非常能干精明的人,和姐夫成家之后就开始盘算着如何让整个家过得更好。
为了能让整个家过得更好,姐姐和姐夫结婚之后就去苏州开饭店,因为疫情发生之后,又寻思着去四川开五金店,就是想把整个家经营的更好一些,生活的更优越一些。
对于我的这个姐姐,我打心眼里非常的佩服,也非常的亲近,我觉得这就是爱,这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我应当一辈子感恩,一辈子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