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曾说过:“如果没有音乐,生活就是一个错误。”连咿呀学语的婴儿听到音乐都会跟着晃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对音乐无比热爱。可能是小时候总在广场溜达罢,可能是从小受到爸爸的熏陶罢…这都无从知道。
打小我就对音乐特别敏感,只要听到我所熟悉的旋律就能哼出它所唱的歌词。有一次我和奶奶饭后一起去广场散步,这准确来说我是陪奶奶去跳广场舞,一来到广场上,“喔唷,让我看看这是谁来了呀,哦,这是可可啊,长高了啊!”邻居家的王奶奶(奶奶的老舞伴)每次看到我和奶奶一起去广场都会说这样的话,耳朵都快听出老茧了,她俩还不忘互相吹嘘——没有长多少,瘦的跟电线杆似的,你看你家孙子长得多好!”“哈哈哈,女孩本来就比男孩瘦,很正常。别光说孩子了,要跳舞了,我们走吧。
趁着她们跳舞的这段时间,我就坐在旁边的石头墩上看着她们跳。不知是次数多了,还是怎么的,音乐一响,我就不自觉的跟着哼了起来——“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让我用心把你留下来......”谁知哼着哼着还忘形了,连音乐停了也不知道,主要是吧,还哼得特别大声,结果被一群奶奶听到了,“哈哈哈…这是谁家的小孙女,唱歌还很好听的!”我才恍过神来,顿时脸红,屁颠屁颠的跑到奶奶身后躲着,现在想想真是个大乌龙事件。
可我并没有因为小时候的囧事而讨厌音乐。
在小学五年级一个周末的傍晚,因为爸爸要主持一个活动,我当时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居然答应爸爸跟着他一起去。当时是有一个环节是可以上台唱歌的,爸爸知道我喜欢唱歌(有哼歌的习惯),于是就在旁边鼓励我上去,调侃着说:“可可,你上去唱首歌啊。”我一愣,头和手几乎同步,大幅度的摆动起来,嘴里还不忘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怯场。”“我看你平时不是挺会唱的吗?怎么,关键时刻怂了?”我眨巴眨巴眼睛,说:“想让我上台绝对不可能!”我本以为我的态度很坚定,结果姜还是老的辣,他居然不按套路出牌——直接上台,把我给拽了上去。
一到台上,我整个人都懵了,当时脑子一片空白,爸爸问我要唱什么歌,我就说了首我最熟悉的,也是那时候最拿手的——《你笑起来真好看》,我看着台下的观众,心仿佛都要跳出来了,音乐一起,我便有了感觉,伴随着旋律,歌词在我嘴边吐出……眼看马上就要唱完了,我的心才停止狂跳,渐渐平息下来,顿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受宠若惊,一溜烟儿的跑向了后台,爸爸才上去继续主持。
后来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刚才的画面,没想到我居然在那么多人面前完整的唱了一首歌,简直不可思议,心里按捺不住的开心,嘴角也在悄悄上扬。
至今这些事还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我的生活处处有它的影子:它让我在不开心时,为我驱散烦恼;它让我在觉得自己失意消沉时,给了我勇气;它让我在焦虑不安时,让我舒缓情绪。这就是我所热爱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