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书写,越明白》五洲传播出版社
Step1.选摘
或许你就听到你脑海里那一台破旧的复读机上,正播放着你小时候录下来的一卷磁带,里面记录了你的老师父母小伙伴,甚至是隔壁老王的声音,哔哩吧啦一遍遍的骂着你。(51页)
Step 2.思考
阅读这本书时,我突然想,是什么时候开始思考自己的?
原来是小学毕业开始填同学录的时候!很有意思吧?
同学录上面常会有一些问题:“你喜欢吃什么呀?你的偶像是谁呀?你喜欢自己的什么特点呢?未来想做什么样的工作?”
还真别说,从那个时候才开始会想,到底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特别搞笑的是,当年在“你喜欢哪个明星?”这一栏里,举笔半空,犹豫很久。其他小伙伴都有,但是我好像不追星。害怕被别人说是异类,最后胡乱抄了别人的答案,从那时我才知有一个叫郑秀文的明星,还专门去看看她的照片。
填写同学录的过程,让我非常费脑子。每次都得去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最后发现,不如总结一个规整的模板。以后若要再填,照抄就行。然而,因为年纪小,填写同学录这事只是在自我认识上打开一个小口子,并没有深入体肤,直达心灵深处的触动,还没有达到全方位的思考、归纳、提炼、升华。
直到大学毕业之后,突然间感觉不知道如何过一生。学生时代,反正只要做好学习这件事,基本比较受长辈欢迎。迈出大学校门,没有了清晰的标准和原则,又把自己再次拉到思考自己的大门之前。标准原则像主线,项链没有主线,珠子就会散落一地。
思考自己,要想象着当褪去了名字、职业、年龄、性别、称谓、官衔、成就之后,我们又是谁?这问题能够答得出来吗?除了这些之外,我们还能以什么作为生命存在的意义,确定个人的坐标?
标准原则,当你寻找到它们之后,你会发现应景了一首诗: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埃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Step3.行动
在培养儿子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他去思考,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