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翻了翻从2014年起写的日记,发现自己自读研以后存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大学时期,我还是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的,为了自己的考研目标奋发向上。可是考研被调剂后,由于专业和学校的原因,竟然一直没有从阴影中走出。因为在原本规划好的道路上突然被人推了一把,跑偏了。而且,在今后的几年中,越跑越偏。至此,我也意识到,如果自己有自己原本热爱且钟意的跑道,如果一时速度没冲上去,不要紧,可以慢下来,哪怕在原地喘口气呢,都不要听信他人言,被强行推上一条不属于自己的跑道。我无知的家人很以我是研究生而沾沾自喜,却不知我为了维持他们所谓的荣光忍受了多少无奈与痛楚。以至于因为专业问题,我无法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以至于我3年里不得不依赖心理咨询治疗。
当然,把所有错误推给他人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当初的决定最终是我自己下的,即使中间掺杂了太多人情负担,家人扭曲的期望以及可怕的善意。如今看来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原生家庭的教育是一方面,可是我已独立,我不需要也绝不会再做一个听话的孩子。至今,每每听到父母在别人面前堂而皇之的夸奖我“听话,懂事”,我都觉得不寒而栗,我能说什么?实际上,古往今来,有多少父母就是这样,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下一代,对着外界夸赞自己捏出的“泥人”,却嫌少考虑下一代的感受,还愚蠢地自以为是?
所幸,2016年,加入社群,开始读书让我一点一点从抑郁的沼泽中走出。一个人的心智水平,处事能力真的跟学历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像我这种高学历的糊涂虫可谓俯拾皆是。从书中我逐渐开化,意识到我当年的无知、迷茫、听从家里安排,都是由于缺乏正确且系统的价值观。我不知道,对于自己来说,什么最重要,什么更重要。我一直短视地以为让别人高兴,得到他人的认可最重要,做个听话懂事的孩子最重要。真的是可笑至极。直至工作一年后,我都以此为行事标准。我会对别人的一颦一笑极度关切,害怕是自己哪一点做的不好,那句话说的不对。而在阅读了王潇和武志红老师的书之后,我才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我脑子里零零碎碎的观点来自从父母对我的灌输,来自暴躁而野蛮的父亲对我的打骂,听话并不一定不会招致打骂,但不听话一定不会有好果子吃。所以我从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对他人的一个眼神动作都极度敏感,学会了以逗他人开心,压抑和忽视自己的真实情感。
其次,脑子里有太多错误的概念。例如我原先对外在美和内在美的观念也着实可笑。在家庭的影响下,我不修边幅,不重衣着,听惯了那些“不重衣衫重才学”的心灵鸡汤。高中时曾经很自豪自己“从衣柜里随手抓一件衣服就往身上套”的行为,认为自己是精神上的巨人,不重视外在,只要内心善良就足以服众且立足。如今才知道,衣衫与才学同样重要,没有人会透过你邋遢的外表欣赏你所谓的才学。再比如,我一直认为只要努力学习就有收获,走关系的人都是投机取巧没有真才实学的。到工作后,被现实狠狠抽了一下,不排除有走后门的无能者,但是大多数有门路能走的人居然都很有本事,或许跟家庭有关,其自身素养,为人处世都更显老道,更让人舒服。而真正通过关系进入公司的人想留住想升职也会主动付出更多。
前两天回老家,发现大家都善良的不愿戳穿老腐朽的错误思想,听着絮絮叨叨毫无价值的陈旧观念,大家不愿意与其计较,不愿争辩,省得落个不懂事不孝顺的坏印象,也省得好不容易聚一起了再吵起来。但是,不戳穿,都这样假装着忍耐着就真的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