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师手记》读后感

2016年3月25日到2016年3月26日


这本书是看到它的作者是高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作者所以决定看看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看了两遍仍然为某些故事某些人感动不已。这本书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格局有点像,写作手法也很类似,碰到的人也都是生活中出现麻烦的人,作者要表现的道理也有些相似。但是到底这本书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比起来,差太多了。我看了觉得有一点为了写小说而写小说的感觉。每个人都是有一点心理疾病的。在这本书里也有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比如很多人成年后的心理问题都跟童年的经历有关,那个飞行员怀疑妻子出轨的故事,那个喜爱黑暗的女孩子的故事,那个总是梦见杀妻的中年男人的故事,都是讲童年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的。书里有一句话让我感概颇深:假如能注意自己的日常言行,很多家庭矛盾、家庭纠纷还有日常琐碎所造成的心理阴影就根本不会发生。我们所有人都只是很自私地活在当下罢了,得过且过。

看过一个故事,是说一个丈夫和一个妻子两人都无法再互相忍受。丈夫问自己,以前那个温柔可人的女人哪里去了,为什么他的妻子总是这么怒气冲冲。然后在儿子的启示下他决心改变自己,每天帮妻子做一点点家务,去多理解妻子一点点,从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等等;妻子发现了丈夫的变化,也觉得自己越来越幸福,也就变得越来越温柔。于是一家人开始了甜蜜美满的生活。是啊,如果一个人能有所改变,另一个人当然就会随之改变。可是在大多数中国家庭里,气氛都要么是剑拔弩张,要么是互相不理睬。真正这种琴瑟和弦,幸福美满的家庭我觉得非常少见吧。所以有时候知乎上回答的这种童年幸福的经历,会得到那么多的羡慕。如果我们能为对方考虑一点点,注意一点自己的言行,我们自己就会幸福很多。可惜,很多人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幸福的家庭,也没法想象这种幸福家庭的存在,也没法想象自己能过这种幸福的生活,所以就自私的去追求自己的一点点利益或者要求对方的理解,对自己不幸福的生活得过且过了。

《催眠师手记》里的关于那个被催眠的女孩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以前在天涯上看的一个帖子,好像也是一个坑,也是很类似的一个故事。当然,这个被催眠的女孩的故事也没有结局,我们到最后也还是不知道到底是谁催眠了他,到底后来有没有后续发展。所以也有点小失望吧。

不管怎么说,还是很佩服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对心理学的理解和对大众文化的把握。这本书作为闲暇时的一本消遣性读物,也还是很不错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看于2016年初,写于2017年初。 看到也是高铭整理的,因为高中时买到《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非常喜欢,记得...
    鲸沉海底温柔呼吸阅读 1,428评论 0 0
  • 自文艺复兴开始,人们开始审视自我、审视自然、审视神祗。在压抑了几个世纪以后的人们,开始热衷于试着离开宗教的观点去解...
    蓝海跃阅读 370评论 0 3
  • 上了北北老师的投资营以后,收获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可以从道和术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道上,可以用“选择”和“聚焦...
    飞熊先生阅读 16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