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个发生在“甲午年”战乱时期的故事,听着让人又气又无奈!
话说战事一起,朝廷急需将才。有人就举荐了一位隐居在城外的能人,叫瓠里子。举荐的人拍着胸脯说:“瓠里子先生那可是真懂兵法!是块当大将的好材料啊!”
聘书很快送到了瓠里子手上。瓠里子临行前,去拜访他的老朋友——智者郁离子,想听听他的意见。没想到,郁离子一听这事儿,抬头望着天,深深叹了口气:“唉!可悲啊!举荐你的人,心是好的,是忠义之人。可他……怎么就没替你好好想想后果呢?”
瓠里子一听,懵了:“啊?老哥,这话怎么说?” 郁离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了个秦始皇时候的典故:
“想当年,秦始皇东巡,派一个叫徐福的方士出海,去找那长生不老的蓬莱仙山。徐福领了命,就向秦始皇请求:‘陛下,找仙山得漂洋过海,请您拨给我坚固的大船吧!’”
“结果呢?秦始皇没给船,只给了他一些芦苇扎的筏子!徐福一看就急了:‘这…这破筏子哪能出海啊?风浪一打就散架了!我干不了这活儿!’ 秦始皇派去的使者一听,板着脸就训斥他:‘哼!人们都说你有本事,陛下才信你!你倒好,非得要大船?要是有了大船谁都能去,那陛下自己也能去了,还要你这“能人”干什么?!’”
徐福被噎得哑口无言,退下来。他心里明白,靠这芦苇筏子出海,十死无生!可皇命难违啊!怎么办呢?他心一横,自己偷偷准备了坚固的大船,带上三千童男童女,直接出海,跑到一个海岛上,自己建立国家去了,再也不回来了!秦始皇还在海边傻等消息呢,左等右等不见人,最后仙山没找到,返回咸阳的路上,就病死在沙丘了。”
讲完这个故事,郁离子看着瓠里子,语重心长地说:“老弟啊,你看明白了吗?现在朝廷里主事的那些大官,我担心啊!你这次去,就像当年的徐福请求大船一样,你请求真正需要的兵权、粮饷、装备,结果他们给你的,恐怕也就是一堆‘芦苇筏子’——光有名头,不给实在的支持!空架子一个!”
果然,没过多久,郁离子的担心应验了。瓠里子满怀报国热情去了,可那些当权者,最终根本没有真正重用他!空有一身本事,却得不到施展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