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路口见 、 --2019年2月

        直到十月结束,校园招聘缓缓落幕,我才恍然意识到:自己已经稀里糊涂得结束了一段非常非常重要的日子: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不断寻找和尝试,然后悄然决定人生下一个路口的方向。

        其实在国庆之后我的面试已经寥寥无几,刚刚积攒了些面试经验,复习了基础知识,嘲笑着半个月前一无所知的自己,就发现似乎没有了施展拳脚的机会。自从拒了南京的中兴,鸽了三星和当当,再大再小的公司都不愿尝试了。于是赔了六所的三万三,签了西安的广联达。

近距离的北大

        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终于还是放弃了北京,也算是顶住了压力顺其自然。然而一想起未来可能会一直在西安生活,还是会感到不甘和厌倦。但我实话实说,在我不多的选项之中,就广联达的规模和待遇看,这是我前最好的也是很满意的选择。然后,在六所,甚至在北京的日子,突然都变得珍贵了起来。

        十一月前后两次到太原技术部出差,在宾馆连住十多天,每天都有丰富可口的面食和舒适的休息时间,生活简直太滋润。期间去看了一次表妹,刚刚走出山村的她仍然未能拂去身上平庸的气息,图书馆里的意气风发也只能让我这种回不去的人热血沸腾又徒生哀叹。我当初又何尝不是懵懂无知呢,唯有书籍和时间能带来眼界和成长。

        我尝试联系好友李哲,试图以新的成熟的姿态调侃回忆和结局。我们自2006年初中一年级成为第一任同桌相识,2010年懵懵懂懂的友爱无疾而终,直至15年的一个深夜用邮件互诉衷肠,从此形同陌路。这是高中时代唯一一段我并不排斥的回忆,也许是因为多年来我一直孑然一身,无数情感只能寄托于对此的幻想,因为更加美好和真诚。大二之前无知且渣,大二之后懵懂但痴,到此刻才有了些坦然。但我最终并没有见到她,我们的生活本就在短暂的交叉过后奔向全新的方向,只因我的留恋而显得藕断丝连,如今执念已去,相忘于江湖,没有结局便是最真实的结局。

街道上秋风萧瑟,图书馆里却满是暖意。意气风发的校园时代。

        18年末,刚刚在六所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就跟随部门到了新公司中电智科。为了做好论文的准备工作,学习了一段时间前端开发,然而只初窥皮毛就举步维艰,看来论文也只能靠参考和设想了。研究生在新公司还身兼打杂的任务,偶尔搬搬桌子买买东西,在完整的完成了采购热水器的“大项目”后,感觉也很不错,于是想起一直坚信的一句话:年轻人,不论做什么事都不会是没用的。写年终工作总结时才发现,2018年真的是非常非常平淡的一年,只有上班和加班两件事。除了几次还算舒适的出差,细数起为公司软件所做的开发工作,还是有很大成就感的。生活的充实和丰富未能兼得,这恐怕是将来工作后的一大难题。春节假前半个多月时间,终于为proview添加了设想已久的管道图元,于是请假回家,欢度学生时代最后一个稍长的寒假。

        在最近的几个月里,花了很长时间才看完《太平天国兴亡录》,几乎有写一篇议论文探讨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冲动。还用手机又看了一遍《平凡的世界》和《诛仙》,感觉我看书的速度真的令人咋(ze)舌,但又不能理解那些一周看好几本书的人是怎么做到的,时间都是怎么挤出来的?说起空闲时间,(就不能不提到今年下半年。。文体两开花。)在过去的一整年里,除过少数不在所里的日子,几乎每周内都有2-5个晚上打羽毛球,球拍都被打断了两个(恐怖),不过这样的坚持还挺难得的。回家前抽空去划了趟雪,去了趟故宫,算是把一直以来的想法付诸了行动。在我今年这些寥寥无几的活动中,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我还深刻的感受到我仍然在更清楚的认识自己,也更清晰地判断周围的人和事,同时也慢慢完善着自己也许这应该算是一个分水岭,向着成熟或者独立?许久之后,我不再会像以前那样觉得现在的自己总是在做错事情。

像我。

        回家之后奔赴西安,因为姐姐喜得贵子,我得以荣升舅舅。多么可爱的孩子,怎能不让人对生命,对成长,对母爱,对传承等等无数话题产生深刻的感想呢?这是新的一代人啊,新的起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