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这在我看来是一种崇高的人生态度。这几年一直把它当做我对于处事态度的理想和追求。
假若当我遇见可以用小宣泄而解决的困难时,我会以另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平静的看着另自我,对于困难本身来说,宣泄一无是处。对于长远的路来说,眼前所经历根本就不是问题。于是我渐渐开始不去抗拒这个困难,而是平静的臣服于事实。
但我最近发现这不是范先生的说法。
这是知难而退。
这是逃避。
在许多时候,我选择不去感受外界事物所带来的悲喜。可是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失去了感受的能力。欢喜伤悲都没有一丝波澜。
人们都讨厌伤悲,在发现这个道理之后,我明白曾错过了太多。我想走的慢点,想慢慢的感受外界事物所带给我的一切情绪。再偶尔沉溺。
“以物喜及己悲”大抵是其最好的诠释。
“因万物之美好而欢喜,因自身之不足而遗憾”这或许才是更加轻松的生活方式吧。
我想去接纳,无论悲或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