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雨过水明霞赏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宋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译文】

大雨过后,霞光将水面照得十分明亮,潮水从江岸上退去后,岸上留下些许沙痕。落叶声声,寒意穿透窗纱 可恨西风将世代吹换,更将我吹落到天涯。

昔日豪华之地今天已经寂寞萧条,乌衣巷口太阳叉向西落去。说历史兴亡,燕子飞入谁家?只有往南飞回的无数大雁,在明月下,栖宿在芦花丛中。

【赏析】:

本词和《浪淘沙 》(疏雨洗天清),盖出于同时。从两词所抒发的感慨、所描绘的景象和所创造的意境来看,都极为相似。

“雨过水明霞 ,潮回岸带沙 。叶声寒,飞透窗纱”。一场大雨洗过天空 ,夕阳斜照彩霞映得水面格外明亮;大潮汹涌,在漫过海滩后又渐渐退去。江岸边留下了些许沙痕。声声落叶,飞快地透过窗纱,使词人感到秋意袭身,时令已由夏入秋了。这是一幅凄凉的黄昏秋江图。恰值兵败被掳之后,作者面对着此情此景,哪能不倍加伤感呢?

“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西风”既作为一种自然物的实写,又象征着蒙古统治者侵略势力。时代变革、朝廷更换,邓剡抱定不再仕元的决心,天下之大,哪有立足之地?词人把自己比做被西风吹落天涯的枯叶,也很恰切。北朝的乐府民歌《紫骝马歌辞》云:“高高山上树 ,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它用风吹落叶比喻流落飘荡的情状,反映人民在战乱中逃亡景象。形象鲜明,深沉悲愤 。“天涯”意谓极言其远,以托出词人欲归不能的哀怨。

词人在上片极言自己如落叶飘零,无根无绪,意在引出下片中作者表达的寂寞心情。

“寂寞古豪华 ,乌衣日又斜 。说兴亡,燕入谁家”?南京,是烟柳繁华地,也是南宋王朝赖以阻挡蒙古南侵的一道屏藩。萧条得使词人生寂寞、衰歇之感。此词带有几分嘲讽意味 ,不只是一味悲慨而已。借燕子飞入新巢,喻指许多南宋遗民变节奉敌。作者大悲慨之中 ,怀有深深的嘲讽。更表明他不仕新朝,坚守节操的心声。

词人又通过对空阔的水、天之间渐次观察,终于发现:“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淡淡几笔,就勾勒出另一幅凄清的寒汀芦雁图。词人置群雁于虽凄清而洁白的明月、芦花中,寄寓了他对乱离中的人民怀着无限同情。虽然是群雁,然而无首。没有凄居之处,真是可怜之极。

邓氏此词以感情沉郁和风格清奇取胜。上片“寓情于景”。下片“以喻见意”,通过寒叶、西风、乌衣苍、明月、芦花等 ,表达了他作为作者的主体感受。全词如一幅清丽而寓意深刻的画卷,让欣赏者感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作者简介】

邓剡(1232-1303)字光荐,又字中甫,号中斋。祖籍庐陵蓝溪(今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邓家村)。南宋末年爱国诗人、词作家,第一个为文天祥作传的人。他与文天祥、刘辰翁都是白鹭洲书院的同学。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
    fisher爱吃鱼阅读 11,020评论 1 51
  • 生于沼泽亦不哭, 清风扶我直摇上。 虚心接受风雨礼, 倾出生命医你恙! 损生莫若攀丹桂,免俗无过咏紫芝。 两岸芦花...
    A雅歌一枝寒梅阅读 4,622评论 0 0
  • [闲中好二首] 双飞蝶,栩栩欲寻春。闲趁花阴扑,描他上绣裙。 杨花落,一任暖风吹。相逐成团去,随风却舞回。 [潇湘...
    北溟鱼_0ba3阅读 9,844评论 1 10
  • 回想一下,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客户一上来就问价格,问完就人间蒸发一般? 或者更惨,根本无人问津? 问题就出在...
    陈信诚阅读 9,197评论 1 20
  • 在潘老师用心的分享里,带着感动,开启了新的旅程。 前面还清晰可见,脚,腿,肚子,恍惚间,思绪已是飘到了很远,笑着带...
    一然之耕耘此心阅读 1,67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