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值班边上--发疯文学

前天一个人去健身,地铁上和小玲聊微信,她说:你最近好像不太开心。

    在之前在朋友圈转电影票,琦琦说:“我也很想去啊,但一张票未免太孤独。”当时我愣了一下,想起了很多一个人的时候。

    网上有段关于孤独的分级,一个人逛超市、去餐厅、看电影、吃火锅、看KTV、去寺庙跨年祈福,这些在研究生时已经是基操,看了太多场音乐会,以至于校本部只有礼堂地图踩得最熟。

图片描述

断舍离的时候,没想到还翻出了一些存票表情

    2018年,不记得几月,从实验室返回宿舍的路上,因为晃神,从电动车上狠狠地摔下,脸着地,在地上趴了足足半分钟才慢慢爬起来,坐在地上,淡定地预约了第二天校医院的门诊,查看电动车的损伤,稍微擦了下身上的血迹和泥土,看着暖黄的夕阳铺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哼着歌慢悠悠骑回了宿舍。师姐看我鼻青脸肿,问怎么了。我嘿嘿一笑,磕掉了小半的门牙有个黑黢黢的豁口,像个老太婆。之后反复去本部就诊、检查、手术、复诊,都是一个人。似乎,我很强大,很勇敢,很乐观。但再没有摸过那辆停在院子里的电动车,每次看到,都会反射性地转过脸去。

    因为很小就发现,优秀的人更容易被喜欢,所以我很擅长伪装优秀。习惯做正确的事,做听起来很酷的事,做看起来很强大的事,做不到就逼一逼自己,终究能完成。也会有人说,我很有自己的想法。但那些想法根本上基于“这样似乎会招人喜欢”的底层逻辑。说实在的,我做过很多违背自己本身意志的事情,从小时候让出去的一颗糖开始,到喜欢的玩具、喜欢的事、喜欢的人,喜欢的人生。从第一句“我不在乎”开始,到最后变成了不知道在不在乎。

      第一次,咨询师问我“假设你并不缺钱、不缺能力,你很自由,你可以做到想做的任何事情,那么,想象一下,你想做什么”。当时,脑海唰的一下,变成一片空白。有太多太多应该做的计划,比如读博、比如做个有用的课题、比如环游世界,这些事情可以听起来很优秀、很酷、很自由。但大脑就是一片空白。关于“自由”一词,那么陌生。我习惯了太多前提假设,但从未假设过自由是什么。

    是吧?我应该有个顺遂的人生,自小成绩不错,性格温和却有主见,我会被很多人喜欢,按计划考上大学、读研,然后有份很体面的工作,有个幸福的家庭。为此,我应该这么做,不该那么做,可以这么想,不能那么想。我做得也很好,但内心的能量却一点点流失,带着的假面一点点坚固。

    所以,累了。摊牌了,不装了,摆烂了。

    假设我毕不了业、找不到工作,大不了回老家,搞个院子,租块薄田,草盛豆苗稀,带月荷锄归。再搞个vlog,说不定还能火起来。

    假设我很忧郁、很敏感、很不好相处、不讨人喜欢,大不了就一个人出街、旅行、搬家、住院,好像和当时的生活也没什么不同。

    你看,哪怕最糟糕的情况发生了,也不是什么坏事。

  基于上述理论,我开始允许自己做任何事。尝试了很多爱好,唱歌、跳舞、绘画、乐器、摄影、旅行、塔罗、写作,喜欢了就学,厌倦了就放弃;开始说自己想说的话,看到喜欢的人就去夸夸,遇到不爽的事情就反驳出来,emo了就随机选取幸运听众,曾经师姐谆谆教导我的“实验室做人21条”狗屁一样抛到了脑后;也做了很多自己害怕的事情,允许自己迟到早退缺席组会,坦诚自己做不到或者不想做,请老师给个机会但不作任何保证。

  我养育自己,像养育3岁的孩子,努力分辨着做完一件事的喜怒哀乐,一次一次修正发言,以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尽力不勉强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没有变得更好,更勇敢,只希望自己真实。 事情也完全不像电影里那样顺利,这件事,我做了5年,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把过去扒出来,茫然、疑虑、否认、愤怒、哭泣,每次只有一点点,还要反复跑回去修正。我什么成就也没有,只是解构、重塑了自己。坦白说,正确地表达自己是件非常困难,需要大量练习的事情。这期间,涉及到太多破碎的语言、不眠的夜晚和一败涂地的真相。我伤心过很多次,丢过很多次脸,比前二十多年加在一起还要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偏执,也都要容易放弃。很狼狈,但很痛快。

  开心就笑,难过就哭,看不惯就滚出,人生最高理想是活得清浅,像榆阴下的一潭清泉,只一眼就看到底。

图片描述

那时已经很崩溃了。憋了很久,也只敢发一条仅自己可见的说说

    很多人总觉得我在开玩笑。譬如回家种地、譬如转行转业。

    若在一年前,有人提及放弃可惜,我会晃神于可惜这十年的学医时光,但今天带教说起同样的话,我竟然晃神于为什么会可惜?

  我花了十年时间学习,看到了一流的大学是如何培养人才,它教会了我思考方式、为人处世,让我认识了很多有趣到匪夷所思的人,让我学会探索自身存在的意义。在医院规培的日子,见识到了人间悲欢、命运无常,很多次我也想用最不费劲的方式生活下去,但生死之间,触动太多了,没办法做到麻木自己。这些时光,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我的生命体验和认知程度,不就是最宝贵的意义吗?

  返回去想象,曾经那么努力的上学、高考、考研,是为了一份反复想要逃离但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委屈求全的工作吗?是为了一份听起来内心并没什么波澜的人生答卷吗?我不知道,如果学习的意义在此,我大概不会愿意为考试熬任何一个夜晚。

  所以,连同回家种地也是真的。我就是来自很小很小的地方,混得再不如意也就是回到那个地方。在最熟悉的地方,一日三餐,养条猫狗,喂群鸡鸭,时光缓慢,衣食无忧,有什么不好。列一份非常心动的清单,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如果尽全力还是失败了,就换下一个。如果所有的都失败了,回家种地,号南坡先生。总归,饿不死吧。

  其实,这个世界是没有规则的,对吧?一个人也好,一双人也罢,隐忍也好,热烈也罢,有人是丁香,有人是牡丹,有人是藤蔓,有人是树木,有人是道清汤小菜,有人是碗双份酸笋的螺蛳粉。千奇百怪、千姿百态。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都不怎么喜欢。我想做条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小鱼,自在摇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