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圆圆在通信1:冬至


缘起

丁酉仲秋,某个周末的午后,红邀我去家里喝新制的庙港烘豆茶。俩女人聊天,小女娃不甘寂寞,捧着自己的日记本在一旁作陪。

不消会儿的功夫,圆圆就把我来家做客的事儿画进了当天的日记。

OO夹了日渐稀少的头发在脑后

久不见幼儿的涂鸦,那种直接单纯无所顾忌的表达让我不禁乐开怀。圆圆就更起了兴,接着把三个女人都添入画里,还让我们玩打勾确认性别的游戏。

戴鸭舌帽是男生,所以不能在下面的圈里打V

后来,她把晚上要和爸爸去听音乐会的高兴事儿也画了出来。圆圆平时在浙广少儿合唱团学唱歌,她知道演出有舞台有观众,还有好听的音乐声绕梁。

想象中的音乐会现场

很快,一页日记就画好了,圆圆留了一小块地给红,每天都是女儿说妈妈写。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我获得圆圆的许可,翻看了她往日和妈妈一起做的日记,心中便生出一个想法,我偷偷和红说,让我和圆圆写信玩吧!和还不会写字,却很能涂鸦,又已经对文字产生兴趣的娃娃通信,一定妙不可言。红爽快答应。

就这样,我和圆圆的通信开始了,始于冬至前一日。

冬至的信

OOto圆圆

我把信投进圆圆家的信箱(我们住得好近呀,隔壁小区,写信真的就是在玩游戏)。晚上,红把信读给圆圆和润哥听,她说孩子们很是高兴。后来,她又小小地感慨一番:便捷的通讯方式,让书信往来变得奢侈。想想自己上一封信,究竟是什么时候写的呢?这个冬至日,两娃却收到了一份属于他们的美好。也开启了一段美妙的纸上之旅。跟着娃一起拆信,阅读,一起喜悦,感受到信纸传递的那份温暖。

摄影by红

没过两天,我就收到了圆圆的回信,是邮递员投送到我家信箱的(游戏玩得这么认真,我们的通信是会越来越好玩的耶)。

圆圆toOO

我拆开一看,傻了眼,这是远古的情书吗?

图片来自网络


求助红,红在手机那端笑而不答。我定神再细看,破译有门啦!

厚嘴唇、爱心、长胡子的老头和狮子,连起来不就是“亲爱的OO老师”嘛!

可是,热情的招呼过后,我能看懂的就只是七零八落的“今天天黑”“回家”“看月亮”了。

无奈,再次恳请红翻译全文,红说等周末见面让圆圆亲自为你解读吧。

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细雨迷蒙的周六,圆圆跟着润哥一起来博物馆听我给小学生讲“鸟”、“隹”、“燕”的汉字故事。她翘着小嘴说,我只是还不会写字呀。

圆圆在博物馆画字观鸟

不会写字的娃娃,快给我说说你那封信到底写了什么吧!

我取出信,圆圆来解读,果然妙不可言。她调动现有的六年人间生活经验,想出各种方法或表音或表意,写出了第一封可以顺畅通读的图文信。宝贝,请问,你是仓颉附身了吗?

全文翻译请往下看

寄给OO老师

亲爱的OO老师

今天天黑的很早,我

放学回家的时

候  看

见月亮弯弯的

月亮在对我笑

圆圆(无日期,附图吃双球冰激凌,这是在寒冷的夜想念酷暑的冰爽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