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毕业之后,从南昌辗转走到上海,
每天坐公交上班,日子很清闲。
由于日子清闲,消磨了他的进取心,
每天都是踩着时间点进的办公室,
小李在南昌一家小型的广告公司工作,
他每天的工作便是打开电脑,
查看别人投来的创意,
时间一久,老板看他懒懒散散,
便不止一次的旁敲侧击,
希望他能调整状态,或许是他无意,
也有可能是故意为之,
小李根本没有调整之意。
后来,老板在招聘会的间隙表明意愿,
——老板想要辞掉小李。
小李心灰意冷,特别不理解老板的决定,
他跟周围人抱怨:“我每天都加班到很晚,
难道我的付出他看不到吗?”
事实上,小李每天加班很晚,
但都是呆在办公室里玩游戏。
没有人为他喊冤,甚至没有人送别他。
小李是含着怨气走的,
没有人知道他当时心中所想。
老板只看重结果,他才不管你的过程,
许多背后的付出在老板看来都是理所当然,
只有过程努力,才有结果满意,
这就是老板的准则。
小赵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新媒体编辑,
这份工作是他从老家跑到广东,
面试了十几家公司得来的,
他负责的内容便是写稿子,
每天从早上九点坐到晚上六点,
稿子改了一次又一次,每次被拒绝之后,
他的心便被伤一次,一日重复一日,
小赵便也习惯了这种生活。
他每天的乐趣就是写点工作内容之外的文章,
他所在的公司成立了五年,
主营业务是售卖饮水机,
他的工作与销售有关。
但是小赵是通过撰写文章赢得粉丝,
在文章的段落中间穿插一点饮水机的广告,
公司售卖饮水机的客户来源,
大部分都来自外面的宣传。
很少有人通过网站的文章找到小赵,
所以每次开会,小赵都会被老板批评一次。
时间长了,小赵也不以为然,
他是典型的“佛系”文青,每次都是刚刚好。
小赵的理念就是:
人生不可圆满,残缺也是一种美。
老板是一位急性子,每次看到小赵就窝火,
可是又不能直接发火,都是气的干瞪眼。
可是为什么没有辞掉小赵呢?
原来,这家公司的工资太低,
许多人最多呆一个月,
可小赵一呆就是三个月,
虽然业绩没有提升多少,
但是任何工作就怕钻研。
时间一长,小赵有了自己的一套办法,
总能在月末得来十个数据,
而且个个都是好客户。
可是,创业公司毕竟欠缺经验,
一场同行的竞争就把他们挤得头破血流,
无奈之下,小赵随同公司走完最后一程,
公司倒闭之后,
小赵做出一个令大家愕然的决定,
为公司的债务贴补了三万元。
大家最后一次见他竟然是在银行门前,
之后,没有人知道小赵去了哪里,
有的人说,小赵是老板的亲侄子,
毕竟他和老板同姓;
也有的人说,小赵是脑子瓦特了,
把老板当成亲人了;
不管如何,大家纷纷觉得小赵是个神秘人,
独来独往,
甚至做的事情也是令人琢磨不透。
几天之后,大家路过公司门前看到一封信,
署名赫然写着赵总的儿子:小赵。
没有人会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一劳永逸,
除了亲情,我们有时孤独的一无所有。
小田是一名应届毕业生,
由于没经验,没有傲人的学历,
只能委曲求全,呆在一家创业公司里工作。
刚去北京,人生地不熟,
不但没有人管她饥寒暖饱,还不断压榨她,
她常常呆在十平米的出租屋里痛苦,
可是哭过之后,还得继续工作。
没有人愿意加班,她常常主动请缨,
“我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
周末也不去逛街看电影,我可以加班”
每到这时,
同事们才会向他投来善意的目光,
她知道自己孑然一身,
必须要给别人留一个好印象。
这样坚持了半年,公司负债累累,
老板无奈之下,
只好在公司里裁了一大半人。
这其中就有一直兢兢业业的小田,
就在被公司裁员当天,她委屈的哭了。
所有人都劝不住她,
最后还是从和她关系不错的女孩
口中得知:上个礼拜刚和男朋友分手。
本来心里就很委屈,再加上工作也丢了,
作为一个“北漂”姑娘,想想确实也挺苦的。
但是老板告诉她被裁的原因之后,
她也只能默默地擦干眼泪。
“你是很努力,但你的努力只是感动自己,
没有人会因为你加班就淡忘你凄惨的业绩,
你所做的努力只不过是为自己平庸的能力
找了一个平衡点。”
这世上总有人在默默地关心着你,
相信自己,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