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China Shopping(中国购)”成为海外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从美国网友不远万里“打飞的”来华扫货,掀起“反向代购”热潮,到外国游客穿梭于义乌商贸城、杭州四季青、深圳华强北,行李箱被特色文创、电子产品塞得满满当当,“中国购”已然成为跨境旅游新趋势。这股热潮背后,是中国制造的品质飞跃、性价比优势,更是中国文化魅力的强大吸引力。
性价比优势是“中国购”走红的直接原因。一直以来,中国制造凭借高性价比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如今,即便在跨境电商商品价格因关税上涨的情况下,外国消费者亲自来华购物,算上机票和住宿费用,依然比在本土购买划算。以美国市场为例,自5月2日美国取消对中国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后,跨境电商商品价格翻倍 ,许多美国民众选择来华购物,直呼“真香”。可见,价格优势是驱动外国消费者“中国购”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国制造品质的飞跃,是“中国购”走红的底气。过去,“中国制造”常与廉价、低质挂钩,但如今,中国制造业已实现华丽转身。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设计水平等方面,中国商品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如今的华强北,早已不是简单的电子产品批发市场,而是汇聚了众多创新科技产品的“创新高地”,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从可穿戴设备到创意数码配件,这些“中国智造”产品,凭借先进技术、可靠质量,赢得了外国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文化魅力则为“中国购”增添了独特内涵。越来越多带有中国文化符号的特色商品,成为外国游客购物清单上的“宠儿”。在故宫文创店,外国游客热衷于购买带有故宫元素的文具、饰品;在杭州,精美的丝绸制品、传统的油纸伞备受青睐;在西安,兵马俑仿制品、唐文化元素的工艺品大受欢迎。这些商品不仅是实用的物件,更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外国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深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当然,“中国购”的走红,还离不开中国持续优化的消费环境。我国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延长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增加适用口岸和省份;海关推出“外籍旅客购物快速通道”,引入人工智能审单技术,提升通关效率;移动支付推出“外卡内绑”“外包内用”等服务,让外国消费者购物更便捷;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全国推广,起退点下调,退税限额上调,流程简化……这一系列举措,都极大地激发了外国游客的购物热情。
“中国购”的走红,是中国制造、中国文化与全球市场的一次成功互动。未来,我们应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挖掘文化内涵,优化消费环境,让“中国购”的热度持续升温,让世界通过“中国购”,看到一个开放、创新、充满魅力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