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拿到手,不禁感叹,作者真是年轻啊!还...很帅。
这本书描写了作者赴美留学生涯,阐述了中西方文化差异,教育体系的不同之处,以及,在美国念书遇到的人,经历的事。
只要有决心,想要的总会来的。
出国之前,花了一年时间把口语练到了与美国人沟通零障碍的水平,谁料申请学校被中介骗,来到美国,大眼瞪小眼。以为这就结束吗?不。没什么大不了,只身一人,去到学校招生办,一所学校一所学校的问,终于,凭借自己纯正的美式发音,在文学方面的才能,学校选择留下这个优秀少年。从此,开始了自己的高中生活。这一切,靠的都是实打实的能力,或许还是那句话,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从作者的讲述中,我了解到了美国教学与中国教学千差万别之处。作为一个大学即将毕业的过来人,从小接受传统的应试教育。从小学到高中,一切都是成绩至上。小升初,中考,高考,这几个人生大的转折点无一不是一锥子买卖。学了十二年,只为高考那决定命运的两天。我们终日在课堂上听老师谆谆教导,将万篇古诗词,理科公式烂熟于心,我们顶着升学的压力挑灯夜战,每个周末混迹在补习班,每个假期依旧背着重重的书包行色匆匆。一路走来,我们的书包越来越重,我们的镜片越来越厚,我们的笑容也越来越少。其实细想,我们的童年,我们的青春好像并不该如此度过。书本上的知识真的能够受用终身吗?应试技巧又能给人生带来多大的帮助呢?不可否认,应试教育体系下学习好的孩子或都或少都具有勤奋努力,自控力强或是学习能力强的优秀品质,但是培养出的做题高手又有多少创造力与思辨能力呢,我不得而知。
很多时候,我们的想法存在很大的误区,出国留学的孩子大多是父母混迹官场或是从商的富二代,暴发户,终日开着豪车,撩着金发碧眼的洋妞。殊不知,名校的留学生们,都是实打实的超级学霸。肚子里没有油墨,怎能在竞争激烈的头脑风暴圈混下去。来到这里,可不单单是拼那一纸成绩单。自由选课,合理安排,你只需根据你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擅长或是青睐的学科。在这里,没有主副课之分,棒球和线性代数是同等重要。更甚至,没有一项擅长的体育运动,哪怕你是数学天才,都没人愿意跟你玩。课堂上,老师不是一味灌输课本上的死知识,而是需要你自己查阅资料,加上自己的理解。老师只是你通往知识大门的钥匙与引路者,对于知识的获取,还需要你自己独立思考和自主的探索。我想这种教育形式应该是更利于人才的培养与价值观的形成吧。
想起飞碟说对各国青年的介绍,美国青年开趴体,中国青年打倒塔。看了很多美国青春题材的电影,印象中的美国青年,似乎真的很喜欢玩,也很轻易,对一个异性产生好感。在sexual openness的西方国家,性与爱,真的是分开的吧。在荷尔蒙的推动下,对一个漂亮女孩产生好感或许只需一秒。但这决不能断言他们对感情是不认真的。他们可以同时和很多异性接吻拥抱,那是对性的满足,反而爱一个人,不是那么轻易能够说出口。在一个放荡不羁的外表下藏着的那颗对待感情纯情专一的心,谁又能知晓呢。在美国,高中谈恋爱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到了恰当的年纪恰当的表达自己对异性的爱慕之心,收获爱情的甜美果实,这有什么不对呢。有时候,释放天性只是为了更健康快乐的成长,不掩饰内心真实情感的表达。这跟传统的中国文化,似乎大相径庭。这要放到中国,会被扣上早恋的帽子通知家长把你领回去批评教育。话又说回来,这个早恋到底什么时候算早呢,想来只是只是怕耽误学习的说辞吧。
这本书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中国男孩在美国的留学生活,让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中国高中生的状态。即将步入社会的自己就要跟学习生涯挥手告别,回想这16年来,获取知识的道路真是艰辛而又漫长。有没有孤独的时刻,我想是有的。时常自己背着重重的书包置身图书馆,又背着重重的书包独自去食堂吃饭。有的时候沉淀自己的过程却是孤独的,但回想起每个雨天蜷缩在图书馆的角落翻开书籍的瞬间,眼里看到的都是你想要的世间。孤独的你总有星辰作伴,不需要多么光彩耀眼,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你知道吗,你的眼神明亮,仿佛全身都发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