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天锻炼,今天上班。
——每天一句:“第一章:《回归你的身体感觉》:
感觉:破除内心藩篱的钥匙:
知行合一的前提是内心没有矛盾:
读颇受欢迎的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时,最吸引我的人物是王阳明。他被誉为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而且在每一个领域都达到了顶峰。读他的故事,你会发现,这个人心中好像没有什么牵绊他的力量。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他37岁顿悟‘天理即人欲’后便立即达到了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孔子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时已70岁,我想王阳明应该并不喜欢孔子这个说法,因为这个说法还是先设置了一个似乎凌驾于一切之上的规矩。对于王阳明而言,没有什么规矩,但他做的一切,一样是对社会有益而无害的。
王阳明这种境界,可以说是心的自由,即对他而言,没有什么东西羁绊着他的心,在任何情景中,他都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最佳的应对之道,并立即实施。因为这种特质,他一生征战无数,但从未有败绩,他在政治上也遭遇种种风险,但与他作对的政敌,不管地位高出他多少都败下阵来。同时,更难得的是,王阳明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善行。
对此,《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说:‘王先生虽然是哲学家,但某些方面却很像湘西的土匪,放下枪就是良民,拿起枪就是悍匪……’
王阳明哲学的一个核心内容是‘知行合一’,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原因是他内心中没有矛盾,而我们普通人之所以做不到‘知行合一’,是因为我们内心中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因为这些矛盾,我们在行动时就有了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动力,所以行动力就打了很大的折扣,也就做不到知行合一了。
譬如,对于小郑而言,他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希望有成就,但他不敢全然地追逐成就,因为他很担心抵达高位后‘掉下来’的感觉。对他而言,‘掉下来’就意味着死掉——其实是再也得不到妈妈的爱,所以他会尽一切努力防止这种感觉的发生。
但是,小郑之所以恐惧‘掉下来’,是妈妈给他种下的一个看法,这个看法因为妈妈一再强调,而让小郑以为这就是真理,不用检验,一定会发生的。所以,他只要一站在高位,就会恐惧,就会非常害怕。
然而,如果小郑自己用心去探索,他就会发现,这些恐惧并不成立。如果细细体会站在高位的感觉,他还会发现,这也可以是一种很美妙的体验。
无数人因为有小郑这种心理,所以不敢真正追求成功。相反,也有无数人因为有和小郑完全相反的心理,会刻意追求成功,而根本不敢处于低位。这样的人和小郑有着看似相反其实类似的心理——处于低位就会被人瞧不起,就会被抛弃,而被抛弃就意味着死掉。
若想消除这种潜在的心理,可以参考上文所提到的办法,既可以去探究这种心理形成的历程,也可以试着迫使自己处在低位,而去感受其中的感受,那么最终也会发现,自己其实也可以很自由自在地处在低位。
假若我们最终能发现,其实自己可以处在任何位置,那么我们就破掉自己心中的种种障碍,而获得充分的自由,那时就可以做到知行合一了。
——武志红《身体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