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正吃早餐,赵强打来电话,说接到帮扶村支书电话,上面检查,让去配合。
吃过饭,到了办公室拿着扶贫笔记本,坐上赵强开的车,同行的有马杰和康健,一路过去。
自己拿了耳机,本来想在路上听听说书的,后来想想有点装B,不如聊天,也能学到一些新鲜知识。
听着他们聊天说话。马杰说:她们同学联系了,她的同学有的业务能力很差,但现在的工资远远超过她。她还有一个同学在北京开始当着小包工头,很有想法,说光做房屋补漏的活不行,得再做个啥,在干活的过程中接触到一些老板,主动学一些东西,现在和别人在郑州合伙开大众4S店。还有一个同学,在郑州某个公司上班,准备跳槽,后来想想老板对她不错,待遇也行,就打消了想法。马杰后来感慨地总结,不管在哪里,都得谦虚、努力和踏实,人都会喜欢的,也能干出一番成绩。
听了马杰说同学和朋友的故事,我很认同。80后的人都在奋力前行,都在努力拼搏做好自己,都在外面闯荡活出自己,作为70后的我真是汗颜。我自问自己有资本去外面闯荡吗?反思后才感到害怕,在浩浩荡荡的时间车流面前,自己40多岁了,没有一点年龄优势,同时,也没有拿得出手的技能和一招制敌的绝活,学历背景也没有,如何在时代向前走的滚滚洪流面前生存和生活的更好?虽然40多岁了,还得努力学习技能啊,得有拿得出手的本领,否则,真的要被社会无情的现实淘汰。
康健和邢超偶然的附和说了两句,没有其它有想法的话,这也许就是80后和70后的差别,70后在年龄和生活压力面前,已经没有太多斗志和想法了。
车到达了现场扶贫点,是一片花生地,已经有好几辆车在那停着,下车一问,原来是复核上报的种植花生地实际情况。
等了好大一会,一个贫困户走过,颤颤巍巍的,一群人围着他照相。
赶往下一户,围着照相,再赶下一户。
11点多时候,陈庄所有贫困户凡是种植花生的都合影了,也就是核实了,和扶贫第一书记握了握手,中间有个自称是农业办的人走过了再次给我强调:"一定要认真,不能没有多少地多报,也不能种了很多地漏报,一旦有人告就要追究责任,你们要认真,尽可能用脚步步。”他说的是,我们兼职扶贫,真心是做不到。
到单位是12点,整个上午就这样过去,扶贫。其实坐下来想想,这些活,你不去找,你不去现场核实,你不去给弄虚作假的一个震慑也不行,虽然是看似简单的浪费时间,总的有人去。但在中间过程中,自己不应该魂不守舍的看手机,看行情,而应该和他们拍拍,多了解一些扶贫的知识,而不是时间全部浪费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