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我的理解

智能,并非无所不能,普遍适用,而是基础性,依附性的;

智能,不全是深度学习,精准感知,而是局限于从现象学到因果论的种种限制因素和以果倒因;

智能,如果不能纳入随机因素和模糊因子从而简化决策机制和可选择项,如果不能从因果论中推导出更简单的规则和更灵活的策略,那么它要么会疯掉,要么就只能按设计好的从a到b的路径给出确定性答案,而我们知道此种确定性答案通常是无个体或群体意义的,因为它解决不了同向还是多向性竞合的难题,只能在一个很小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有价值;

我们如果迷恋工具性思维,就会迷失自我;

我们如果不能经由生命的体认来证实自己的意义和活法,就会被定义,被赋予和被社会化。

智能,只能是人的一种接引和放大,只能是一个特定的领域和范围内高效,此种高效是以牺牲人的主动性味代价的,

智能的发端有二:一是刺激-反应模式,二是猜和记录模拟人的群体性的选择,依靠这两种模式,通过模型和计算而给出完整的图式和提示性指引,尽管这种指引似是而非,你所需要的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你只是得到目前环境下最好的和易得的答案,它往往是人与现实的一种妥协,

如果人们不是那么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工作和娱乐,如果人们不是想要快速的达成目标,痛苦最少,也许人们可以学会独立,自主和不那么依靠环境而享受孤独的快乐和成就。

因为人的贪欲,懒惰和痴迷,恐惧,所以智能才有机可乘。智能,是建立在人的黑暗面之上,又假装给人以光明和快乐,这是多么荒诞的事实?

智能手机是智能产品吗?人工智能是智能产品吗?

如果你承认,那么你就是在嘲笑人的低能。

以上所说,全是错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