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丝绕辑里,翩跹传一路
浙江的太湖南岸有一个不起眼的古村落叫辑里村,在每年早春和夏初的清晨,总有一种黄色的小鸟不停地叫着“辑里辑里”,然后飞落在桑树上,这是蚕花节到了。“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这儿的时候是盛夏,错过了桑果采摘节错过了这个村子最热闹的时候,但在一片寂静中,我们发现了辑里村的一些小秘密。
顾明琪老先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辑里湖丝传统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半生守护缫丝技术的他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抽丝手艺,努力想让世人感受那鲜活的珍贵的丝绸文化的他只愿濒临失传的古老技艺现辉煌。王一士一家更是以传承湖丝文化为己任,默默投资上百万元,把自己的家变成了辑里丝绸博物馆,博物馆中的切桑叶凳、煮蚕蛹锅、绕丝车子都是珍贵的中国乃至世界丝绸文化的珍宝。国丝文化馆也是另辟蹊径,以辑里湖丝为基石,意图让更多人通过园区的有机产品,来触摸辑里湖丝,来认识辑里湖丝,让我们看到了重振辑里湖丝的希望。
辑里村的先人曾携带着辑里丝,从这里千里迢迢、万里遥遥去往西方,走在开拓丝绸文化的路上。今日,新一代的传承人继承着久远的“一带一路”文化,随着辑里的鸟儿欢叫的“辑里、辑里”声,带着我们的希冀,绕着国丝翩跹,向新时代“一带一路”进发。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
葛佳斐
2018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