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通过县教育局,我本人接触到“互加计划”,深深的感受到资源共享带给我们乡村教师的便利,让我感触良多,说实话,在这个非常光荣的时刻,属于每一位积极参与、勇于改变的乡村学校,我们要感谢每一位在课程背后默默付出,为每一节课打磨许久的讲师及助教老师,是你们协助互加计划的工作人员撑起了这个让全国资源实时共享、缩短城乡之间教育差距的伟大梦想。 回味一个多月的的学习历程,收获满满。虽然因为假期的不方便和作息时间与课程时间上的不同步,我错过了课程完整的学习。但经过手机模式的提醒和自我约束,我还是很幸运地参与了大部分课程的学习,从几千听课人数上发现全国的老师对于课程的积极性特别高,这对于我们乡村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促动。
在我没接触“互加计划”之前,对于我来说手机只是打电话和发送短信的工具,最多就是看看新闻,看看视频的娱乐工具。通过互加计划的学习,让我知道了通过一些小程序,可以在手机上制作微课,制作奖状,打卡,猜画小歌,传图识字,听写词语设计,思维导读设计等。开学后听课,我校的老师,很多都运用了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暑假的学习,我校的教育理念及时呈现在大家面前。
给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互加网络课程的引入,说实话刚开始看到县教育局负责人在发关于如何注册、登录、听课、打卡等问题时,我有点不会操作,我当时对于这种类似项目有一定的抵触,积极性并不高。最后还是王沛老师一次次反复地教我们如何一步步操作,我总算是学会了,越往后就越有兴趣,觉得这真是个完美的自我提高能力的工具。
我原以为互加计划也是跟那些网络培训千篇一律,但是接触越深发现互加计划原来是旨在通过互联网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育,实现网络课程在全国各地的共建共享,让偏远地区小规模学校也能享有优质教育资源,让学习更简单、更公平、更快乐!
接触互加以来,慢慢的喜欢上了这个平台,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它很契合当前偏远山区的教育环境:音、体、美等课程专业教师不足的短板,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好动的特性,被大山包围着的学校,容易养成学生封闭、内向的性格。互加计划恰恰解决了这个难题。
感谢“互加计划”带给我们乡村教师的资源共享,让我们继续在这个平台上发愤图强,续写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