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伟大的殿宇中,在那火之殿宇中,
在数算着所有年日的黑夜里,
在月月年年计数的暗黑夜里-
噢!将我的名字还给我吧!
当在东方阶梯上的那位圣者
要让我和他一同坐在平安里,
而每位神祗皆在我面前宣告他的名时-
请让我记得我生而有的名字!
《埃及亡灵书》(约公元前3500年)
这段凡人哭求神归还名字的诗,与婴儿对父母尤其是对母亲的哭求并无二致。
如果可以对此符和一句的话,那就是:
我犯了什么样的错
让你置之不理,拿走了我赖以生存的爱之感受
在生命早期,婴儿几乎把整个世界运转的因放在自己身上。藉由父母的支持和恰到好处的挫折,婴儿从和世界的混沌关系中分离出来,成长为独立的统一于自我整体的人。
与之相反,父母在婴儿生命早期的忽略就会给其致命的自我价值感的打击。忽略或者心不在焉的对待自己孩子的父母给孩子们带来这样的思考: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导致他们不爱我或者我是不是不值得被爱。
而在成年后,这些受到过忽略的孩子都会不约而同的厌弃自己,在我做的一个女性个案中,这个女孩到二十几岁依然拒绝性感,拒绝与男人建立亲密和谐的爱之关系,因为她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自己不应是性感的。这就是父母的厌弃所烙下的永生印记:我是不值得被爱的。
如果说《屋顶上的童年时光》中,妈妈的不稳定还只是影响了男主人公汤米的童年,那么,伯格曼的电影《秋日奏鸣曲》则展示了一个成年女子对母亲隐忍了几十年的恨与嫉妒的彻底大爆发。
当意识到妈妈的失职之后,当她不再将自己生命的悲剧归因于己,女儿开始反击了,这个反击远远要比儿童更为有力,她声泪俱下,控诉了虚荣浮华而夸张的妈妈失败的教育和人生。
在得知妈妈夏洛特的第二任丈夫去世后,伊娃写信邀请夏洛特来同住,两人都试着友好相处,却不免又将往事重提。
丽芙·乌曼这张标准欧洲中年妇女的脸在这部电影里魅力十足,性压抑的、哀怨的表达了女儿对妈妈隐忍的恨。
妈妈收到女儿的信,疾驶汽车而来。她似乎没有预料到即将到来的女儿的复仇。好电影的标准在于细节表达,这一点在伯格曼的这部电影中展露无疑。关于这辆汽车,后文中还有提及:妈妈夏洛特本来计划用自己的钱给女儿女婿买辆车,转念一想,觉得还是把自己的旧车给他们比较好。自私而又如小孩子般爱惜玩具的母亲形象一两句台词间就出来了。
英格丽·褒曼的这张美丽的脸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老去,但依然不减女性的优雅。与丽芙·乌曼的过早人老珠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隐含的是母女之间的性竞争,也包蕴了女儿对母亲反击的杀机。
女儿抱怨母亲从来不回信,甚至可能是根本不看信,母亲盛气凌人的指责女儿,女儿下意识的臣服了。到此时此地,女儿结婚之后,生了一个孩子,依然活在母亲的阴影之下。
看完瘫痪在床的小女儿,妈妈再次遭遇了照顾女儿和自我解放之间充满张力的矛盾冲突,这引发了她的负疚感,说明她虽然是个不称职的妈妈,但还有基本的道德感。不像荣格在自传里提及的案例,一个女人杀害了自己的朋友而毫无罪恶感。
女儿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向母亲展开报复,母女是这个世界上最亲密的女人之间的链接,而竞争是另外一个极端。丽芙·乌曼此刻正在这两极之间摆荡,既对妈妈怀恨在心,又于心不忍。她压抑了自己几十年,七年之后再见母亲,心里是摇晃不安的。
这是本部电影中的经典镜头,女儿弹了一段钢琴之后,指出妈妈虚伪的鼓励,妈妈投射认同的开始指出女儿表现手法的纰漏。在一旁的女婿努了努嘴,确实如女儿在前面的恭维之词:他是个聪明的男人,已经预感到了风暴将至的母女争锋。
女儿内心似乎已经下定决心,开始将仇恨、埋怨付诸于实际行动。
她大概在前景中虚化的妈妈的脸上看到了童年的苦难,被抛弃的痛。
丽芙·乌曼之前生了一个儿子,后来儿子意外死亡。她保留了儿童房原来的设置,并拉着妈妈呆在这间房里让她“感受一下这里的美好气氛”。想想看,一个人拉着你在一间死去的儿童的房间享受美好气氛,这是一件多么惊悚的事情!
女儿用自己的行动告知母亲:你看我对我的孩子多么的恋恋不舍,你呢?总是忽略我,满足自己在世界各地疯耍的私欲。你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或者不配做一个妈妈。
这种被动攻击在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中十分常见,我不说你不好,不会骂你攻击你,只是在看似平静的行动里表达不满。
聪明的女婿在与岳母的交谈中提及丽芙·乌曼爱无能的事实。
爱无能也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在本片后面的情节中昭示了丽芙·乌曼爱无能的原因:被母亲忽略,被强制堕胎等创伤性事件。
这些事件至少表明了:一,我是不值得被爱的;二,我是不允许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爱的。爱成为一种禁忌,并逐渐内化到女儿的心灵结构里。做父母的都该警醒啊!
女儿向妈妈控诉自己童年遭遇的不公以及可怕的儿童心理之语。
妈妈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不为人指摘的好母亲,口是心非的鼓励女儿,又把女儿拒之门外。
小女孩认同母亲的优秀、美丽,却受到了无情而又隐秘的指责。接着,她开始质疑自己的身体,怀疑自己的存在,预言自己一生的不幸。
孩子的语言远远要比大人的更具有现实性,他们不欺骗自己和他人,忠于自己的内在外在感受,并将这些认知作为一生的规则,活在童年的自己的预言之下。
童年的快乐多么重要,也多么难得,一个人最早期记忆的快乐和忧伤几乎就是这个人一生心绪的缩影!
成年人的天赋之一就是不再单纯的相信别人的语言,这是和儿童最大的不同之一。无论是说者还是听者都开始巧妙的利用语言中的欺骗性。而善于察言观色或者长期与某个人共处的人,自然可以清晰的辨认对方语言的虚伪之处。
当我们用语言当面欺骗别人时,最大的危险正是来自于我们的身体姿态,它们总是会在某处细节上难以合拍。
在电影中,女儿似乎下定决心和母亲决裂了,她直戳母亲的软肋,断然的像母亲拒绝自己一样将妈妈排挤出自己的世界,质疑母亲作为一个合格母亲的资格。
如果这是一部商业大片,那么上图中这一情节无疑是本片最精彩的转折。
每个人的行为与心理倾向总是不可避免的接受了上一代的遗传。
女儿丽芙·乌曼的不性感与神经质拜妈妈英格丽·褒曼所赐。而妈妈英格丽·褒曼对女儿们的无情也来自于她父母的拒绝和远离。
这些不良的父代子代交互模式在这个家族谱系中源远流长,似乎也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祖先。
本片的诡秘之处还在于就当这样令人焦虑的模式传递到丽芙·乌曼的下一代时,这个小男孩突然意外死去了。难道是在暗合达尔文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么?
即便不是如此,坏模式沿着代际传播时,如果其中没有出现转机,子代就永远备受模式之苦,直至消亡。
伯格曼的这部电影大量的运用特写,这在当下国产电影甚至是世界电影范畴中都少见了。
特写的好处之一就是我们可以细致入微的同步影片所包含的内在情感。同时,特写也是鉴定一个演员最好的舞台。
行至结尾,女儿对攻击母亲这一事实怀有歉疚,但对和母亲的和解仍然抱有信心。
每一个饱受父母冷落、挟制甚至虐待的子女都希望和父母和解,他们都在等待一个契机,只不过很多人没有等到,直至父母去世多年之后的某一天,突然怀念他们,并谅解了他们。
而每一个尚有道德感或者叫父母责任感的父母也会在某一时刻反思自己当年的霸权,无论年龄几何,他们依然还是个孩子,因为没有完全成熟的人,也没有毫无瑕疵的父母。
人们都在甜蜜与创伤的摇摆中成长,这也是生命得以蔓延的日常任务。
愿每一对对彼此怀恨在心的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在有生之年和解,让后代们多享受一点来自足够好的爸爸妈妈的爱,并一直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