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的精读营结束了,关于这本书,我最大地收获是以后要以改变的眼光看世界,因为世界上最大的不变是变换的本身。终身成长的思维从来不只是说说而已。自己的昵称也不是说说而已。
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作品,终身成长,活到老,学到老,为成为一个终生学习者而努力吧,诸位。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逼迫着每个人都需要这样去要求自己,比起“星光不问赶路人”,我更喜欢“时光不负有心人”,比起“天生我材必有用”,我更喜欢“千金散尽还复来”。
如果每件事都很简单,那么就一点挑战也没有了。想起了《把时间当作朋友》里提到的心智力量,初次做一件事情,如果做得好,会有兴趣,如果做得不好,就会不感兴趣,而心智力量强的人,会仍然有兴趣,富于挑战性地去做。希望自己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会给自己一个微笑“这件事情对于现在的我来说,的确很难,但是如果不难那就没有挑战,没意思了”“我爱这个挑战”。古语有云:“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也有很多研究表明,一些天赋很好的人,智商很高的人,最后的作为不是很大,采访他们,他们都说因为一学就会,一点没挑战,而那些在某个领域的领先者,往往是起初的时候 并不是很擅长,具备成长型思维的他们不断挑战,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
看完引言,发现作者说得关于信念的力量不仅是心理学的范畴,更有一种哲学的思维,用一种变化的观点看问题,曾经很聪明的人,因为不努力可能变得平庸,如“江郎才尽”,曾经不聪明的人,拥有成长型思维,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绩,达成自己的目标。
世界上没有什么,你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我认为通过努力你都能在一个领域做到高于平均水准的高度,这些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就会这样想。曾经我也认为自己做得事情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后来觉得是证明给自己看,最后我发现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为成为一个更完整的自己而努力。因为这个世上肯定有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木桶理论”对于一个团队适用,我觉得对于个人也同样适用,弥补你的短板,增强你的长处,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增益其所不能”吧。
现在人越来越焦虑,抑郁患者逐年增多,我相信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是免受焦虑危害的人,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也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像固定型思维的人那样,一昧得沉浸在挫折与失败中。诚然,如作者所说,失败只是个行为,并不是一个名词“失败者”。
接受自己的不足,努力弥补,知道自己的所长,不断加强,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做真正的自己,以前听到别人的夸奖,会特别开心,别人的批评,会很伤心,现在会理智地去看,对于夸奖,别人是否言过其实,对于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智商测试的发明者法国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奈也认为智商可以通过学习变得更好。关于智商,大家可能听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智商会增长,这就是另一个佐证,通过努力,每个人都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
很多经理人谎报公司财务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为了自己履历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于是作假,最后导致的是自己的信誉受损,用一句网络段子形容“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而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经理人,会招收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才,培养员工的成长型思维,塑造成长的企业文化,刚开始的效果不明显,随着时间的流逝,成绩就显而易见。想起了和尚挑水的故事,每天挖井的和尚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通过自己每天的努力,最后能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
在爱情中的思维模式也是一样的道理,两个人如果思维模式不一样,会激发矛盾,一个安于现状,一个不断挑战自己,实现更多的可能,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找一个和你具有相同思维模式的伴侣很重要。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夫妻互相鼓励,共同前行的感觉肯定很让人羡慕。当然思维模式是可以改变的,每个人也都可以自己做选择。愿大家都能在短暂的一生中挑战更多的可能性,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是《奇特的一生》。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更注重团队合作,他们认为凭借一己之力无法持续地带来胜利在竞技体育中,在公司团队同样也适用,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众人拾柴火焰”。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则更愿意看到自己的耀眼,他们认为胜利是他们自己带来的。当时的“GDP”马刺,“坏小子军团”活塞,都是鲜活的例子。而往往有团队静神的人往往能获得持续的成功,带来团队的胜利。
一个顶级的公司组织,也一定是团结向上,互帮互助的组织,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最后的结果肯定不会差。而这个组织的成员,也一定是一群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他们锐意进取,互相鼓励,共同成长。如果一个团队都是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那岂不是在人际关系中,固定型思维模式更容易引发冲突,他们不能忍受自己的失败,当然也不能忍受别人的,而固定型思维模式是“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上班的时候遇见读者父母来给他们抑郁的孩子买关于抑郁方面的书,因为从质量经理一下失业,房贷还不上,在家待业,不过所幸,日常生活正常,只是不爱说话,不愿沟通,我和他们分享了两个朋友的抑郁经历,最后都是靠自己走出来的。看到本书作者提到的思维模式和抑郁的关系,深受启发。成长型思维的人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愈挫愈勇,而固定型思维的人,推卸责任的同时,自暴自弃,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人。其实这个世界上本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努力变得更好,战胜抑郁,而固定型思维的人会屈服于抑郁本身,每个人都会有负面情绪,看你怎么看待它。想起了冰心的关于“成功”的诗篇,鲜艳的花朵背后都是汗水的浸润与浇灌。
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只有笨蛋才需要努力,而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天赋固然重要,但是努力更显珍贵。想起了曾国藩和小偷的故事,曾国藩的天赋在那个年代来说,算是很平庸的,但做到“半圣”的,只有他一人,虽然他也在其有成绩的时候,沾沾自喜过,但是他即时止损,而且“屡败屡战”和“屡战屡败”也体现了他的成长型思维。
后来我除了给他们推荐关于心理方面的书,还有关于哲学方面的书,辩证地看待成功与失败就是一种成长型思维。后来想想其实也可以推荐关于旅行方面的书,多出去走走,也是个好选择,因为“山使人通,水使人灵”嘛,站在高山之巅,你会发现自己的那些得失是多么得渺小。固定型思维的人也是没有透过现象去看本质,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反思失败的教训,总结成功经验。最后以这句话作为结束吧:“要想人前显贵,必定人后受罪”。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不是极端地认为每个人想做什么都能成功,任何人通过努力都可以成为爱因斯坦或者贝多芬。而是相信自己的潜能是未知的,不给自己设限,一边知足常乐,一边不知满足地挑战自己,也许这就是终身成长的意义吧。有时候会觉得自己进的步很慢,分享一个自我激励的话“如果把潜能比作一瓶水,那么也许我的潜能是一池水,想要达到同样的高度,势必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就像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对于过程的不同态度一样,只管去做,去努力,去摔打,无问东西。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在某些方面成功,某些方面可能欠缺,所以固定型思维的人,总是以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不足比较,找到优越感,固定型思维的人,把别人的成功当作自己的失败,从而让自己不开心,其实都是心态问题,别人成功,真诚地祝福,向他人学习,自己的小成绩,不要沾沾自喜,要继续进取,也不是说过度谦虚,具有固定型思维的人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别人的成功与失败看得过重,过分夸大,而成长型思维的人,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定位,自己的长处与弱势。而且他们应该都明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用成长型思维去看待自己和别人,你会更加得幸福。
对于固定型思维的人,他们认为世上除了成功就是失败,忽略了过程给人带来的成长、进步与改变。而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加看重过程,只管去做,享受过程带来的充实、成长与进步,在每一次挑战中都全力以赴,而往往成功作为他们的一个顺带手的事情,始终对生活、工作和学习充满热情,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在多年过后,就像书中的律师一样,去做别人看上去没有意义的事情,但是他就是为了心中的“公正”。
固定型思维的人会骄傲,会自卑,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只会自信与自强,因为获得成绩的时候,他们知道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们,遇到挫折,他们知道自己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再次出发,离更好的自己更近了一步。真正的“谦虚”,是因为人们看过更加强大的存在,而且他们知道世界是变化的,所以也不会去鄙视别人。就像文中所说,成长型思维的人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定位,而固定型思维的人的自我定位较为盲目,情商管理中,逆境和顺境中的自我定位是重要的衡量指标,思维方式的转变,情商的提高,这本身也体现了成长型的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的人和成长型思维的人都有自信,只是成长型思维的人的自信更加稳定,而且更加低调,内敛,“光而不耀”是为君子。就像前几天看的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不需要通过发朋友圈来刷存在感,现在的逛朋友圈,更像过去街头巷尾的八卦闲聊。
关闭朋友圈后,让刷朋友圈这件事从源头上杜绝,但还是会看百度,刷微博。让手机也返璞归真,最初的目的也只是打电话,发信息。朋友圈是不会刷了,但还是会发朋友圈,期待朋友的点赞,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期待别人的认可,渴望证明自己过得好。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因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的不足与优势,不会因为你发朋友圈而变化,所以会把更多的时间专注于如何成长,而不是如何证明自己。
固定型思维的人会变态地追求别人的认可,即使不惜欺骗,伪装,比如在工作的时候,明明完成不了,但是为了得到领导的认可,于是虚报销售,作假,最后得不偿失。虚无缥缈的虚荣感是不可取的的。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会如实汇报,因为他们知道通过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和学习,他们会得到满意的销售和业绩。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古代先哲就有对成长型思维很好的解释。固定型思维可以用“固步自封”来形容,真正能限制你去哪的只有你自己。前两天知道自己事业考试的成绩,虽然名落孙山,但是我知道我通过努力,下次肯定会比这次更有竞争力量。后来知道前三名的成绩后,我突然开始沾沾自喜,原来也不过如此,突然感觉自己又进入了固定型思维模式,过分地看重或看清一次考试,都是不可取得。落榜得事实还是要承认得,如果我就此不思进取,下次的结果依然不会好。总结经验与教训,古往今来都不会过时。愿大家永葆对未来的渴望,对当下的专注。做好手头事,珍惜眼前人,如是而已。
最后关于改变思维模式,作者提出了四步:
1、接受
去拥抱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让自己面对这个事实,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是成长型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混合物,我们没什么羞愧的。但并不能代表我们要去接受它高频率出现的事实,以及接受它在出现时候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2、观察
观察固定型思维模式出现的时候,去观察他对自己说了什么,明确它发生的原因,想到了一个禅宗里的词“觉知”,想象“猫捉老鼠”的情景,“老鼠是固定型思维,猫是成长型思维”.
3、命名
给自己的思维哦模式命名,描述它们,以及激发它们的诱因,它的影响,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醒自己;
4、教育
现在已经知道了自己触发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诱因,并痛苦地了解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会对你造成什么影响,给它们起了名字,这样你可以更好地和它们相处,警惕它们的出现,然后去做你想做的,这样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固定型思维模式,理解并帮助他们改变。
设立成长型目标,多反问自己什么时候开始,每天有哪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去做,去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去过你想要的生活,去尝试更多的可能性,专注地去做,听从你心,无问东西。
毕业时,同学之间经常说,如果以后发达了,不要忘了老同学,我听后,总是感觉哪里不对劲,工作后,明白,是呀,只是祝福而已,把成功压在别人身上本身就是一种固定型思维,而且日后的同学,朋友思维层次,朋友圈的不一样,其实也会导致共同话题变少,就像前段时间遇见以前大学的好朋友,他已结婚生子,和我每天关注的不一样,我们还是很好的朋友,但以后接触肯定少了,心中有失落,但也感觉很正常,每个人都会遇见不同的人,陪你走过一段路,珍缘,惜缘,莫攀缘。
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以变化的眼光去看别人,而且 不怕挑战,所以今后看到 别人的成功,都是祝福,和向别人努力的学习。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更优秀而存在,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正确地认识自己,一方面也验证了多面手地效应,自我激励,正常的自尊心带来的自律,最后,自律释放天赋,自制带来满足,自强带来收获,最后加起来带来自由,无论是财富自由还是静神自由,做一个终身成长者吧,用变化的眼光去看世界,看人,看事,看物,你会身边没有了嫉妒,没有自大,没有了烦恼,因为你始终关注的是自身成长,而不是其他的。好的专注力加上时间的积淀,过上你想要的生活,和一个人,在一座城,开家店,虚度一辈子,白天看看书,写写东西,下午运动运动,周末看一场音乐剧或者交响乐会,晚上哄完孩子入睡,分享今天的所思,所写,所得,愿大家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做终身成长的践行者,u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