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四章 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的"三位一体"思想的感想
作为教师,拥有健全的心理人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只有具备健康健全的心理,才能影响、教育好下一代。提升教师自我心理品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习认知 学习是教师获得成长的途径之一。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反思和实践,才能影响和教育好下一代,才能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成为一个更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新时代对我们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把传授书本知识作为自己工作的目标,还要从成人的高度,培养学生的心理品格,用正确的言行感染和影响学生。
二、实践体验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人为本,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技能,陶治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出一批合格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体验中学习,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个体知识建构,是个体品德形成的心理健康保障。只有把体验式心理用于实践中,服务于学生,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才能提升我们的心理资本,成长自我。
三、分享感受。分享也是自我反思的过程。是将自己个人实践的感悟与收获,困难与质疑,反思与总结表达出来。和自己的团队成员,同学分享彼此的体验,把知识内化,同时培养自己积极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与学生展开对话交流,我们该如何表达而又保护学生的自尊,让孩子的心灵不受伤害呢?首先 我们接纳、认同孩子的情绪,为学生创造温暖的环境氛围。例如一学生诉说他的同桌如何烦人,没有经他地允许就拿他的学习用品。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先倾听孩子的诉说,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正确引导学生自己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嗯,他这种行为不对。那你为何不与同桌说清楚,再拿学习用品,先告知你。"
其次 赞赏的态度,认同和赏识学生的进步。学生取得成绩,和他们一起庆祝。我们应该时时处处在孩子面前多赞美有礼貌的人和美好的事。这样,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 用描述性语言 发现孩子犯错误时,用描述性语言,客观真实地将自己看到的实际情况,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来。例如某同学将凳子绊倒,就离开了。你应该即时纠正学生的行为:"某同学,凳子倒了,快把它扶起来。"这对当事人及整个班级同学起积极推动的效果。我们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达到会心的效果 。
教师自身的心理品格优化,从对自我的认知和接纳,到对不良情绪调节处理,达到塑人的目的。我们站在高处,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成长,一定能找准定位,和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