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
回想起那个青涩懵懂的时候
[成长往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而有人会逃避成长]
——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前言
八月中旬,一条新闻闯入了小编的眼帘——“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开启人类保密通信新纪元”。凭着我对那遥远的高中物理知识的记忆,我立马意识到这条新闻的重大意义。
而作为小编的我更加关注的是量子卫星背后的那些幕后功臣,到底是怎样的人?他们身上具有哪些优秀特质,使得他们能够为科学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并充分发挥自我价值。
于是我们发现在诸多幕后功臣背后,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这一位:“中国量子力学第一人”,潘建伟。他是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最年轻的中国自然科学领域最高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
然而耀眼光环之下,很少人能想到,原来像他这样小时候得过40分的差生,日后也是可以成长为中国物理学界的巨星。
- 01 -
-What逆袭-
差生的逆袭
潘建伟在农村度过了一段自由快乐的童年时光,从小就是出了名的“捣蛋鬼”。而父母对他都非常宽容,从不限制他的活动,并表示“只要是他喜欢的、感兴趣的,我们就会支持他”。
直至上了初中,他家搬到了县城。潘建伟才发现之前“被放养”的自己成绩一团糟,小学语文课本的字不认识几个,英语则根本没有学过,与其他同学成绩相比则被甩开了十万八千里。
“上了初中后我才第一次写作文,结果班主任老师只给了我40分。当时我是班长,觉得很羞愧。但我有一种不怕输的精神。为了把英语学好,我把同学约到家里来共同学习,积极向老师请教,进步非常快”,这是潘建伟的原话。
他凭借不放弃、不服输地坚定意志,一路迎头追赶,最终杀进了象牙塔里首屈一指的中国科技大学。
而在奥地利攻读博士学位时,当他的博士导师、如今的量子力学世界级大师塞林格教授问他“你的梦想是什么”时,他脱口而出:“我要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
他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从被国内行家误会为“伪科学”、无法申请科研经费的窘境中,到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技进展”,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果举国轰动。潘建伟的成功之路里,从未“放弃”成长。
再把目光放回我们身边,许多人貌似目标宏伟,理想远大。而当面对“你的梦想/理想是什么”的提问时,却又支支吾吾。
真正的勇士应如潘建伟先生一样,别人问你梦想的时候,你可以迅速给出明确回答,这才是真正拥有梦想并愿意为之奋斗的人。
而真正愿意脚踏实地,为目标付出切实努力的人,他们往往都是同一种人:具有“成长型心态”的人。
- 02 -
-Why往前-
不断向前VS一成不变
成长型心态(Growth Mindset),是这样一种心态:事在人为,任何成功都离不开个人努力,而这个世界上也充满了那些帮助你去学习、去成长的有趣挑战。
与之截然相反的固定型心态(Fixed Mindset)则是这样一种信念:一个人的素质是一成不变的。你要么聪明,要么就不聪明。假如你失败了,那就说明你不聪明。
对固定型心态者来说,“遇到挫折需要努力”这句话在他们眼里等同于“缺乏才能”,又等同于“我真失败”。对成长型心态者来说,那句话则等同于“我正在努力中变得更好”。
归根到底,这还是一个心态的问题,心态对我们的人生走向的有着重要且深远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全方位的。
相信勤能补拙的人,会愿意投入更多的努力在学习和工作上;愿意相信在爱情中重在共同成长;愿意相信孩子即使有缺点也是可以改正的。
而如果一个人相信人是很难改变的,他就会非常害怕失败,一旦失败就觉得整个人从此完蛋,一文不值;他也不想完善自己,得过且过,俗称破罐子破摔。
他们内心脆弱,一旦恋爱中遇到挫折,便会觉得伴侣是不合适的人,从而热情冷却、不断寻觅。即便他们此生都无法满足,他们也从来不会在自己身上找问题。
他们和成长型心态者一样,希望得到很多;但他们十分抗拒成长,却还想走上人生巅峰,这简直是痴人说梦。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必须背锅。“三岁定八十”、“小时偷针,大时偷金”、“高考决定命运”等等耳熟能详的俗语,背后无一不是固定型心态的影子。基于在没有辨识力与自我意识的儿童时期,我们头脑中的信念大多是在家庭中由父母亲人灌输而来,许多人便由此不知不觉走了很多人生弯路。
然而伴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成长型心态早已被公认为有百益而无一害,固定型心态则得不到任何证据支持。
- 03 -
-Why努力-
比你聪明的人比你还努力
人们往往容易夸大基因的作用,然而实际上后天环境与心态对人的影响能占到60-80%。愤世嫉俗的屌丝往往以为富二代、官二代的成功是因为他们的背景,事实上是“比你聪明的人比你还努力”。
在良好跟机会充足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一般会有较高的IQ。同时,经过实验发现,出身贫寒的孩子被送到同样的环境学习后,IQ测试分数也将大大提高。环境对人的具有非常大影响力。
同时也证明人的可塑性非常之大,能力的提升来自于经验和努力,而这背后的支撑是自律和毅力。
英国BBC拍摄了一系列题为《人生七年》的纪录片,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目前已从7岁拍至56岁。
出人意料的是,把人们拉开差距形成阶层之分的,不是外在的物质条件,正是自律和毅力。这两者,实际上比IQ更能衡量一个人的成就。
在片中,精英阶级的夫妇人到中年时依然保持着相对不错的体型和身材;中产阶级佼佼者体型明显较好;而底层阶级的几位年轻时英俊潇洒,但最终几乎都成了胖子或秃子,他们的妻子体型都走形得相当厉害。
如果说相貌是爸妈给的,那身材明显是靠自己掌控的。“掌握不了体重的人,谈何掌控人生?”好身材绝不仅仅是高生理吸引力的反映,“自律让我自由”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 04 -
-How培养-
如何培养成长型心态?
1. 挑战不是终点,跳进坑里后你的潜力才能被激发出来。绕过这个坑,以后你迟早会栽进更大的坑。把这个坑填了,日后的路反而平坦了。与其纠结自己现在能做什么,不如想象自己可以做成什么。
2. 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从失败中学到了什么?如果将失败当成会带来痛苦的泥潭,你只会一错再错;而将失败仅仅看成是一种经历体验,从中思考它能给我带来什么宝贵的教训,这才是它出现在我们人生中的真正意义。
3. 允许自己犯错。不要怂,勇敢的去做,给自己一个试错的空间,看看是否失败了之后真的那么可怕。错得多说明做得多,目前你反而应该担心自己犯不够那么多的错误。
4. 以榜样作为动力。在你从事的领域中寻找一个标杆,以其过往经历激励自己:既然眼前的男神女神也不是一日炼成的,那么我也可以一步一脚印地完善出最好的自己。
- 05 -
- End感谢您的阅读-
»Reference
Dweck, C. (2006).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New York, NY: Ballantine.
Murphy, L., & Thomas, L. (2008). Dangers of a fixed mindset. , 40(3).
Thames, R. C., & Webster, D. W. (2015). 2. Importance of Mindset.Chasing Change: Building Organizational Capacity in a Turbulent Environment. John Wiley & Sons, Inc.
[文丨会赢君]
-编辑丨红猫、樺璃、LLL、涵叔-
-会赢君、Olivia-
本文由互撩原创出品转载请授权